办理类型:A
临环函〔2025〕6号
对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第16040090号
提 案 的 答 复
夏其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临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接到您的提案后,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科室认真研究办理。
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执法大练兵,全方位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坚实保障。结合工作职责,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有关工作:
一是让环保法律成为企业“必修课”。拓展环境普法宣传渠道。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号、抖音短视频、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精心设置环保政策解读专栏,密切关注国家、省、市各级环保动态,及时发布最新环保政策、法律法规及解读等普法信息,确保信息在第一时间精准传递给群众,有效满足群众对政策信息的知情权。利用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全国生态日等时间节点,适时开展特色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全方位推动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持续深化涉企执法帮扶。强化罚后答疑工作,精准帮扶指导,为企业答疑解惑。增加送法入企频次,深入产业园区,针对不同行业特性开展精准普法。拓展环保法律服务日内容,引入第三方法律专家提供一对一咨询,进一步强化企业绿色生产与安全生产意识,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高效推进排污权交易。2021年临沂作为省级排污权交易首批试点城市,积极搭建全省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平台。2022年山东三丰新材料有限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7.81吨/年转让项目、临沂市政府储备氮氧化物排污686.33吨/年转让项目率先在山东省排污权交易平台公开挂牌转让,并于同年12月正式完成全省第一批交易。目前临沂市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已经进入全面实施交易阶段,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成效:首先创新建立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确权机制,为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与排污权交易制度搭建了有机的衔接机制,也为下一步将排污权与排污许可证合二为一做了积极探索。其次在省生态环境厅、发改委、财政厅、税务局的指导下,会同东营市、省产权交易中心完整的构建了全省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平台,完善了各项程序文件、技术参数、交易规则和审核程序,平台的建立不仅有效的保障了各方权益,更是为下一步全省全面推进排污权交易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次增加了生态环境要素保障的市场活力。以前都是靠行政手段来为企业调剂总量指标来源,协调各方关系的行政成本非常高。排污权交易通过市场手段撬动了企业减排能动性,大幅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为来临沂投资发展的企业提供了准确的生态环境成本分析依据,是切切实实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举措。
三是科技助力生态环境监管。2024年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市自然资源综合执法支队6区大队54名同志转隶到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为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注入了新血液、增添了新动力。2025年1月,市生态环境局举办了无人机技能培训,7名参训的执法人员全部考取了合格证,进一步提升运用先进执法设备的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共有16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省生态环境“执法先锋”讲堂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专业能力和实战本领。构建“智慧执法”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临沂市创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指挥平台,配备76套可视化执法终端,可随时发起任务,掌握任务进度、执法人员状态、现场环境等情况,实现指挥中心与现场的实时沟通。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让环境监管“触屏可及”。依托在线监测设备、用电量监控设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平台等数据,执法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对企业生产状况、治污设施运行情况等查阅了解。此外,配合走航车、无人机巡航等手段,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干扰。今年以来,全市共采取非现场执法检查企业656家次,发现问题17个,涉嫌环境违法问题11个。创新行刑衔接工作机制,联动增强打击合力。临沂市生态环境局与市公安局、市人民检察院建立“互相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案件查处和“两法衔接”工作情况,就执法协作和案件侦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探讨和解决,及时固定证据,严格法律适用,保障诉讼顺利。2025年全市共立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刑事案件2件、行政处罚案件2起;查处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数量4家,行政处罚4起。
四是以绿色动能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山东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 各县区在制定新一轮工业发展规划时,除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已有相应规划并且业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之外,均需充分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的要求,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入驻工业园区;新建有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除在安全生产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以外,也引导进入工业园区或者工业集聚区。截至目前,全市完成规划环评审查的各类产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等81个,有序推动传统工业企业向规划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区集聚。下一步,市局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指导县区做好规划环评,科学布局产业;对于新建工业项目,严格把关,优先发展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以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推动临沂经济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5月12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 0539-7206178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