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部门计划总结
 
 索 引 号  1440153424/hbj/2023-0000127  发布机构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
 存放位置   公开日期  2023-02-20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关于印发临沂市“十四五”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临沂市“十四五”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3-02-20   作者: 点击数:  

各县(区)生态环境局分局、发展改革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各县支行

现将《临沂市“十四五”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                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临沂市科学技术局                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中心支行

2023年02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临沂市十四五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232




发展壮大生态环保产业,是新时期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临沂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点任务。为推进十四五时期临沂生态环保产业全面发展,有效提升生态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进一步强化生态环保产业对临沂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支撑作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根据《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临沂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临沂市现状,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断深入,生态环保产业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稳步增长的核心产业。临沂市生态环保产业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在城市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营服务、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承包和运营服务、环保药剂和环保设备生产经营、三废处置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能源、家庭环保设备营销、环评服务、环境咨询服务、环境监测服务、环保管家服务、环境信息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水处理设备的金锣水务综合环保治理的圣大环保,新能源设备制造的京普太阳能,危险废物处置的中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中绿再生和中节能(临沂)环保城市污水处理的临沂首创水务首创博瑞水务环境服务业的临沂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和君成监测10家企业已纳入《2021年度山东省生态环保产业百强企业名单》,大气治理的蓝博环保,水污染治理的临沂水务等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发展形势分析

1.生态环保产业理念在发生变化。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延伸,从制造领域看,已经从传统的污染治理末端装备生产向标准化、成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污染治理经营模式已经由单一的设备制造、项目设计等转变为涵盖上游研发设计、中游装备制造、下游运营维护全产业链模式,逐步涌现出拥有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并趋向细分领域差异化发展。从咨询服务领域看,生态环保服务业从单一的企业污染防治服务环节逐步向政府、教育、产业发展、金融等综合生态环保服务领域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引领作用逐渐显现,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2.生态环保研发投入和技术水平进入快速提升阶段。随着污染防攻坚战走向深入,节能环保装备产品技术研发和升级也进入快车道,在低氮高效燃烧领域、高效电机风机领域、高浓度废水膜应用领域、固液分离高压压滤领域都已经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各类资源综合利用、能源利用、供暖设备、污水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除尘脱硫、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等领域技术创新和装备供给能力都在逐渐加强。

3.生态环保投融资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绿色金融、产业基金等多元化投融资格局,绿色金融信贷已经逐渐成为金融业投融资重点。随着国家生态环保新的政策、标准、规范不断出台,资源环境约束逐步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法律、行政、市场和经济多方位延伸。随着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逐步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考核纳入政府考核,面源污染全面防控、机动车排放监管、垃圾分类推进、限塑令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强化政策出台,将有效激发生态环保市场需求,进一步规范生态环保市场秩序,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三)临沂市生态环保产业主要问题

1.产业整体规模小,缺乏统筹规划和协同集聚效应产业集中度低,辐射带动能力强、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完善环保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偏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撑能力不足本地企业独立承揽大型项目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集聚发展和促进产业供应链循环畅通上,环保装备涉及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系统集成能力与配套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短板。

2.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开发创新投入少。临沂市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从事高端节能环保型装备制造的企业较少,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发展需要的高效节能装备、先进环保装备几乎由外部供给节能改造、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等环保工程的关键领域,多依靠外部力量特别是绿色无毒无害原料、清洁能源等对外部的依赖性较大,自给能力不足。近年来全市已完成的环境污染治理工程中,百万及以上规模项目的技术和设备大部分是从外地引进或购买的,其中环境咨询服务类项目被省以上研究机构承包

3.产业推进力度不足,市场监管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环保产业作为连接和协调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特殊产业,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它比其它产业更需要政府的导向与推动目前,临沂市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尚未建立有效的推进机制和市场管理调控手段,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鼓励生态环保产业门槛较低部分企业技术能力不足,市场无序竞争影响污染治理装备设施质量和运维服务水平。生态环保产业市场监管对企业治理效果的依法监管为主形成综合效力,影响了整个产业的整体合力、竞争能力和发展动力。

(四)面临的发展机遇

1.生态环保产业是一个跨领域、跨地区,与其他行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国家、省、市均将节能环保产业、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与环保服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鼓励企业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快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助推产业发展。

2.“十四五时期是临沂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转型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将基本完成,生态环境质量将基本实现区域达标,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通过推进生态环保产业体制与机制创新,培育一批生态环保产业龙头企业,是临沂市十四五期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3.生态环保市场需求巨大。十四五期间,临沂在城市和农村饮用水保护、地下水保护和污水处理预计资金需求超200亿,大气综合污染治理资金需求近千亿,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工业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和报废机动车等各类废旧物资将形成巨大的生态环保市场;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红线管控、双碳工作布局开展,乡村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土壤矿山修复、节能产品推广任务加快推进将为生态环保产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三个走在前的总体要求,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作用,着力做大做强环保制造业、做新做优环境服务业、做精做专资源综合利用业,探索发展生态产业、加强培育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逐步构建起系统完备、运行高效的政策引领体系、科技支撑体系、金融支持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在集群发展、龙头培育、平台搭建、模式创新、产业支撑等方面实现突破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健全生态环保产业推进机制,完善扶持政策,制定推进措施,积极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支撑作用,共同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环保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生态环保产业投入。强化政府引导和行业自律,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生态环保产业健康良性快速发展。

2.坚持分类施策、特色发展巩固优势、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先进环保装备制造,积极推进环境服务创新,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加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以服务减污降碳和绿色发展为重点方向,切实发挥生态环保产业在改善环境质量、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和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方面的重要作用。

3.坚持龙头引领,集聚发展。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整合市场资源、强化要素保障,着力打造技术服务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临沂市生态环保产业基地和特色园区,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企业,不断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4.坚持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围绕水、气、土壤、固废(危废)、碳排放等重点领域,聚力新技术新装备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加快发展智慧环保,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三)发展目标

2025年,临沂市生态环保产业实现快速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龙头引领、集聚发展的生态环保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和综合保障体系基本完备,产业规模、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保产业成为临沂市主要经济增长点之一。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态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创新驱动更有活力,辐射带动显著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愈加凸显。

2.产业布局和结构更加合理。沂河新区、高新区和临港经济开发区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3.龙头引领作用显著增强。集中培育1~2个引领型生态环保产业集团,重点扶持100家左右生态环保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和生态环保服务业创新中心。

4.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显著提升临沂市生态环保产业创新驱动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助力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制造业

)推进核心技术装备重点突破

引导制造企业加大生态环保技术和产品研发力度,开发高效节能装备、高效储能设备、大气和水污染防治装备、环境治理装备、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装备等环保装备,打造优质品牌,提升产业整体发展质量。针对木业、冶金、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等重点行业,以及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艺环节,研发推广过程减排工艺和设备,开展应用示范。探索建立市级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项目库,筛选重点项目,进入省、市级生态环保产业项目库,并享受相关部门颁布的配套扶持政策。

专栏1:核心技术装备突破重点方向

(一)重点培育污染防治装备制造业

1.废水治理装备:重点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难降解废水、高盐高氟废水等污水处理技术装备及过滤成套装备;各类水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污泥高效处理技术装备;水体生态修复一体化、水体内源治理等水体生态修复治理技术装备,底泥污染处理技术装备,饮用水处理技术装备;支持一体化雨水收集处理、苦咸水淡化等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装备。

重点突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成套化技术装备,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备。

2.废气治理设备:重点发展钢铁、石油焦、水泥行业超低排放设备;玻璃、陶瓷、铁合金、有色等行业污染深度治理设备;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控制设备。推进相关领域技术研发与设备生产制造。

重点突破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及净化回收一体化技术装备、挥发性有机物高效浓缩富集设备及吸附材料(沸石)、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装备、大型电除尘技术装备、移动源尾气治理技术装备、多功能空气净化及一体化智能新风等室内空气治理技术装备。培育支持余热回收、工业废气制氢技术装备研发生产。

3.固废资源化利用及处置技术装备。重点发展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技术装备、废旧物资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餐厨垃圾源头油水分离技术装备、污泥处理处置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装备。培育支持黄金冶炼尾渣、工业废盐、废催化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铝灰等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装备行业

4.农业农村领域:重点发展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装备、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装备、地下水修复技术装备、废弃坑塘生态修复技术装备。培育支持有毒与危险化学品污染土壤、有机物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农药污染耕地等修复技术装备,地下水污染阻隔与原位修复技术装备研发生产。开展以锂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动力园林机械、低排放环保节能汽油机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重点突破生物质产业资源化利用装备;支持依托生物质资源化利用产业的产品开发,如蚯蚓蛋白酶等生产与制造。

(二)推进发展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制造业

1.污染源监测技术装备。支持在线气体分析仪器、过程分析预处理装置研究开发、实验室仪器样品分析及开发。鼓励发展挥发性有机物、烟气、水质、总磷、总氮和重金属等固定源自动在线监测检测技术装备,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源监测检测技术装备。加强无人机和VR视频等新手段在土壤污染非现场监管中的应用装备研发。

2.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装备。鼓励发展土壤、地表水、地下水采样技术装备,农村生态环境快速检测技术装备,环境应急监测车(船)、便携式现场快速测定等环境应急监测检测技术装备。培育支持传感器技术装备等研发生产。支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装备与物联网传输系统协同开发,支持环境监测系统与智慧环保系统的整合及产品开发。

(三)拓展提升环保材料与药剂制造业

1.环保功能材料。重点发展新型膜材料、碳纤维复合过滤材料、高性能防渗材料、耐高温防腐防磨材料、分子筛等环保装备核心材料;节能环保用新型陶瓷材料、吸声隔声材料、生物滤料及填料、离子交换树脂、高效活性炭等环境工程材料;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材料和高性能净化材料、绿色包装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土壤修复新型材料、缓释有机肥研发生产等环保材料。鼓励支持环保新材料、多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

2.环境污染治理专用药剂。重点发展脱硫石灰石、水处理化学药剂、生物菌剂等水污染治理可降解药剂,除臭药剂、废气净化催化剂等大气污染治理可降解药剂,微生物制剂、固化稳定化剂等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可降解药剂。培育支持固废处理处置药剂、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药剂、污水深度治理净化剂,污水处理厂专用脱氮微生物促进剂等的研发生产。

(四)支持绿色产品制造与推广

1.绿色低碳领域重点支持软磁复合材料电机(新型高性能电机)、新能源汽车生产,加快高效节能电机、配电变压器等用能设备开发和推广应用

2.绿色产品领域重点发展便于重复利用及环境友好的产品,如绿色板材、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包装材料等,发挥临沂物流优势,将日用消费型环保用品作为重点发展域。

)健全完善生态环保产业链条

进一步强健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努力打通产业链关键产品、关键环节,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依托全市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等载体,强化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扶持力度通过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实施生态环保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推动园区产业链关联企业协同发展,深化分工合作,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发挥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补短板行动

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政策引导,支持环保设备与制造企业开展技术研发、专利创造、品牌建设、标准制定和上市融资,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替代、绿色低碳技术、土壤修复、高浓度工业废水治理、危险废物处置等环保装备制造键技术的研发。对符合条件的环保装备领域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按程序纳入市级科技计划予以支持。引导和支持环保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2.强化新型装备应用推广。推动环保领域装备纳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依照《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加强环保领域先进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发挥标准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引导企业强化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鼓励环保装备龙头企业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促进先进环保装备科技成果产业化。

专栏2:环保制造业重点项目

1.大气治理技术装备。在兰山、高新、沂河新区等区域重点发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及净化回收一体化技术装备,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装备,有机废气浓缩、吸附脱附催化燃烧技术装备、生物净化技术装备、油气回收成套技术装备和水除尘技术装备。

2.水处理技术装备。在兰山、沂河新区、费县、莒南等区域,重点发展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装备、污水分散式处理和成套化技术装备、污泥高效处理技术装备。

3.固废资源化利用及处置技术装备。在兰山、费县、沂南、兰陵等区域,重点发展农林废弃物清洁热解气化、废橡胶(废塑料)低温裂解、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在沂河新区、罗庄区等区域,重点发展废旧电子电器智能化拆解餐厨垃圾成套处理技术装备。

4.低碳发展技术装备。在兰山、罗庄、临港等区域,重点发展新能源、工业副产制氢、余热回收技术装备。在河东、沂南重点发展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装备。支持沂水县、平邑县优先发展光伏、风电等为清洁能源设备制造;支持沂河新区、高新区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制造。

5.环境监测技术装备。在兰山、沂河新区等区域,重点发展环境大气监测系统精密分析仪、大气走航监测装备、智能化监测技术装备、便携式现场监测仪和移动现场监测车。

6.环保材料与药剂。在临沭、郯城、罗庄等区域,重点发展绿色建材、高浓度工业废水治理药剂、水处理化学药剂制造。在平邑、费县等区域,重点发展以粉煤灰、脱硫石膏等为原料的新型环保建材制造。

、做优做强生态环境服务业

十四五时期,要将生态环境服务业作为重要增长极,培育壮大一批高水平环保服务企业,着力打造核心品牌、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一)深化环境咨询服务

1.做优传统咨询服务。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规划选址、排污许可、环境应急预案、环境信用评价、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产品认证环保政策咨询等领域为重点,持续提升环境咨询服务水平。

2.拓展咨询服务领域。鼓励环境咨询企业提供环境投融资、碳减排咨询、排污权交易、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保决策指导、环境风险管控等服务。加快生态环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聚焦高耗能行业能效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绿色工厂创建、绿色建筑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等工程,加快科技创新和配套服务。

(二)做深环境与生态监测检测服务

1.提高环境监测检测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检测服务,鼓励社会生态环境检测机构拓宽业务范围,重点提高挥发性有机物、二恶英、地下水、土壤等方面的检测能力。加强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建设运行管理,提升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油气回收系统的移动源监测检测水平。鼓励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通过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地面走航监测等方式丰富监测手段。鼓励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前沿技术研究和方法比对,提升超低排放、重金属污染、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环境损害等监测鉴别与评估能力。

2.提升生态资源监测服务能力。开展土壤质量、森林生态、湿地生态、地质环境、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调查和监测服务。开展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监测和预警。探索开展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等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服务。

(三)拓展环境污染治理服务

1.深化水污染治理服务。打造专业化运维队伍,提升雨污分流管网设计、环境工程设计与建设、环境设施运维等市政污水治理服务。因地制宜选取污水处理或资源化利用模式,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畜禽粪污综合治理。推进重点河湖污染防治,以涉氮、磷、硫酸盐、氟化物行业企业为重点实施废水深度治理工程,推动化工行业高盐废水治理。深入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服务及水库污染治理服务。

2.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服务。深化电力、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化工、工业锅炉及炉窑等工业行业废气污染治理服务持续提升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深度治理钢铁焦化、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服务能力提高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服务能力。加强移动源污染治理服务。

3.加强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服务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泥、建筑垃圾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治理服务。提升临沂市危险废物环境治理服务水平。

4.推进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服务。以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遗留地块为重点,加强腾退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积极探索污染地块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开展农田土壤修复服务,持续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强化危险废物处置场和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探索地下水治理修复模式,实施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试点,对化学品生产企业、工业集聚区、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矿山开采区、尾矿库等地下水污染源及周边区域,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及环境风险评估。

5.重视其他污染治理服务。推进放射性污染治理与防护、放射性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等放射性废物治理服务。加强工业企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服务及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服务。开展光污染、地质灾害、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环境综合整治服务。鼓励全氟化合物、微塑料等新污染物监测和健康风险评估等基础研究,推进新污染物治理服务。

6.构建智慧环保服务决策体系。加快生态环境服务与新技术产业融合,培育壮大一批在感知监测、网络传输、基础支撑、智慧应用等领域具有特色的环保企业,大力推动生态环保产业数字化转型。依托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实现省市县数据互联共享。构建生态环境数据“一本台账、一张网络、一个窗口”的支撑体系。不断深化数据挖掘应用,提升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和污染溯源能力,开发智能分析引擎,形成监测预测、分析研判、监管决策一体化智慧环保体系。

7.加强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维护服务。重点打造专业化清洗服务,培育除尘布袋清洗、电除尘设施清洗、锅炉除垢、污水治理设施清污等专业化公司和队伍,对特种污染治理设施进行专业化维护。充分利用临沂市物流优势,探索搭建辐射全国污染治理设施生产及维护体系,建设环保材料与药剂仓储和配送基地,带动耗型污染治理设备和药剂本地化生产。

8.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程。在重点行业领域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程。推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向工业园区、农村地区和生活消费领域拓展,鼓励第三方治理企业创新业务模式,在餐厨和生活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资源和污染物治理等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引导第三方治理由单一业务向综合服务拓展。

专栏3:环境咨询服务业重点项目

1.在兰山、沂河新区、高新区等区域,培育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控设备、手执式快速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设备、废水在线监控设备、在线数据传输设备生产公司。

2.在罗庄、兰山、沂河新区等区域,培育电机、布袋、环保专用设备清洗服务公司。

3.在沂河新区,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环评、培训、研发基地。

集聚发展辐射全国的资源综合利用业

临沂市是物流之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潜力巨大。随着垃圾分类推进和无废城市建设,借助物流优势,建设区域再生资源利用中心,做大做强小门类废弃资源回收利用,逐步形成全国区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

(一)拓展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方式

1.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统筹固体废物产生源与利用去向,进一步拓宽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脱硫石膏、尾矿尾渣、建筑垃圾、弃土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渠道,推动在绿色建材、交通工程、生态修复、矿山恢复等领域进行规模化利用。加快构建多层次的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体系,培育一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与其它有机固体废物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与餐厨垃圾协同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生物能源生产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置等固体废物高价值利用示范工程,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鼓励符合条件的水泥窑、冶炼窑炉、工业炉窑等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废、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建筑垃圾等,支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协同处置餐厨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园林废弃物等。

2.开发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努力打造集探采选冶、循环经济、绿色矿山、装备制造、黄金展馆、生态旅游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全链条黄金产业基地。持续推进对兰陵、平邑和沂水等区域矿区的综合治理和规范化建设管理,加强对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等综合利用,推进有价组分高效提取利用,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矿渣尾渣,用于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材料等生产。

3.推动危险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完善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体系,探索开展氰化尾渣、废酸、废盐等特定种类危险废物点对点利用模式。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监管信息系统,覆盖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推进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统筹城乡医疗废物处置,推动各县区完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并覆盖农村地区。

(二)提升农林废弃物与城乡垃圾综合利用水平

1.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原则,推进沂南、沂水、莒南、郯城等县区开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推广秸秆还田、制作畜牧养殖饲料、制备生物质燃料等技术应用,提高利用效率。鼓励以秸秆为原料开发新材料新产品,提高综合利用附加值。加快完善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结合相关县区养殖特征,鼓励种养结合,合理选择畜禽粪污处置利用方式。鼓励以农业发展为主导的乡镇集中开展回收设施建设,健全农膜、化肥与农药包装、灌溉器材、农机设备等废旧农用物资回收体系。鼓励乡镇政府与再生塑料加工、再制造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废旧农用物资再利用产业,提升再利用效率。

2.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推广中心城区、费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试点经验,加快推进其它县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进程,推行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模式,实现生活垃圾四分类设施全覆盖。加快建设生活垃圾分拣中心,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立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3.推广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推进源头减量、分类管理。加强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并向县城、乡镇延伸,建立统一规范的运作体系。开展建筑垃圾精细化分类,推进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拆除垃圾、工程垃圾、装修垃圾等资源化利用。加快培育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应用与集成。强化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探索建立工程项目绿色施工动态考评体系,支持企业进行再生产品认证。

(三)推动资源循环再生产业链长式发展

积极发挥临沂市在废弃电器电子、废有色金属等再生利用领域的优势,推动资源再生行业链长式发展,建立区域性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中心,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加快培育本地再生资源产业优质企业大力培育再制造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临沂市机械电子产业传统优势,大力引进再制造关键零部件企业,利用现阶段产业转型升级和补齐短板的良好机遇,支持企业开发再制造产品,鼓励与龙头企业形成联合协作机制,延伸再制造产业链,加快推动形成旧件回收、关键件配套、整机再制造、再制造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产业链条,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推动河东区建设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回收利用为主导的区域性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中心。强化政府主导和从严监管,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电池等拆解利用企业规范管理和环境监管,支持山东中绿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统筹整合全市资源,强化下游细分领域建链、补链,抢抓市场先机,建成辐射山东、苏北的区域性再生资源利用中心。

支持罗庄区在重污染工业退城入园后利用原有工业基础发展循环经济,强化龙头骨干企业与重点项目双招双引,发挥临沂长荣环保等现有骨干企业带动作用,重点攻克当地铝合金行业产生的酸洗污泥(废铝渣)治理问题,以及区域性普遍存在的铝灰、废轮胎、废旧动力电池等固体废物处置利用难题,建成辐射鲁中西部、苏北、豫东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中心。

支持沂河新区充分利用临沂金升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在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领域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实施上下游产业扩链工程,不断扩大回收服务范围,强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升回收效率和产品品质,并逐步向贵重金属回收领域补链,建设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废金属回收利用基地。

推动临港区发挥钢铁产业优势,探索废钢铁资源高效高价值回收利用。推进中再生等危险废物处置骨干企业升级改造,优化生产工艺及装备水平,扩充服务项目,在资源利用、余热利用方面强链、补链,努力建成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处置中心。

高水平、规范化建设现代化城市矿产基地。积极发挥临沂在废弃电器电子、废有色金属等再生利用领域的优势,强化资源再生行业规范管理,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鼓励相关县区、产业园区及企业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积极申报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并按照管理规程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动全市创建无废城市,提升临沂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布局全国领先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

探索建立中心城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充分发挥临沂市物流优势,以兰山区为核心,辐射带动罗庄、河东、沂河新区、高新区等周围区域,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废旧物资回收两网融合,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回收体系。认真做好回收站点、分拣中心和废品交易市场等回收设施建设的布局规划。鼓励在居民区、商场等人口集中区设置废旧物资回收点,推广使用智能化终端回收设备,规范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秩序。积极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支持建设临沂市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平台,借助平台建设,实现回收企业、个体经营者全面整合,规范回收运输再利用运转流程及秩序支持电器电子、电池、包装物等生产企业与再生资源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因地制宜开展废旧产品回收和再加工。

规范各县区废旧物资回收系统建设。加快推动中心城区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服务范围向各县区延伸,鼓励县区建设再生资源区域交易中心,逐步将县城区、村镇的回收设施纳入统一管理。加强政府与龙头企业合作,建立适合各县区特点的回收模式,支持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将废旧家电、废弃电器电子回收点向各县延伸布设。完善乡村回收网络,推动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处理体系一体化发展。支持供销系统依托农村销售服务网络,开展废旧物资回收。

加快发展二手商品市场规范运行体系。抓牢临沂商城转型升级时机,健全全市各类设备、家电、手机等二手商品市场体系,加快出台管理规程,规范交易行为和流通秩序。鼓励借助电商平台发展互联网+二手模式,强化交易监管,提升二手商品交易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加快推进实体二手市场规范化建设和运营,鼓励集中建设规范的跳蚤市场,健全社区、学校等闲置物资交易、流通管理。

专栏4:资源综合利用业重点项目

1.工业固体废物产业项目。在罗庄、兰山、沂南、莒南、罗庄等县区建设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工程。在平邑、费县等县区,重点培育粉煤灰绿色建材产业链。推进粉煤灰生产水泥、高级建筑陶瓷、蒸压粉煤灰砖、墙板等新型建材产品。鼓励利用脱硫石膏制备建筑材料、路基材料、新材料及改良土壤等。推广高炉渣生产建材、回收有用组分等。扩大钢渣微粉做混凝土掺合料在建设工程等领域的利用规模。

发展黄金尾矿综合利用业,加大回收金、银、铜等金属矿物及长石、石英、云母等非金属矿物,以黄金尾矿为主要原料生产砖、水泥、混凝土、陶瓷玻璃等。

在沂水、兰陵、平邑等县区,重点建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支持兰陵县发挥矿区产业优势,打造矿业铸造机械高端装备尾矿尾渣建材节能建筑、绿色材料两大产业循环,推广沂水县边开采边复垦边恢复”“保护与开发协同”“矿产资源做到吃干榨净等成功经验模式,鼓励沂水县、兰陵县总结尾矿尾渣处置利用成功经验,凝练特色,申报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2.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在全市范围内落实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综合利用处置工程,推进铅蓄电池收集试点工程建设,在兰山推进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再提高工程,在莒南县新建1处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

3.农业废弃物和城乡垃圾产业项目。在平邑、沂水、莒南、临沭等种植和养殖大县,重点开展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和秸秆综合利用以兰陵、沂南等蔬菜种植大县为重点,试点蔬菜加工废弃物制有机肥。

4.城市生活污泥、建筑垃圾处置项目。原则上各县区均要建设城市生活污泥安全处置项目,建设生活垃圾分拣中心。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实施模式,支持临沂蓝泰环保等骨干企业建立建筑垃圾收集清运分拣破碎处理建材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推进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拆除拆解垃圾、工程垃圾、装修垃圾等资源化利用。在兰山、罗庄、沂南、莒南等区域,鼓励开展建筑垃圾原地再生+异地处理治理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规划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或专用消纳场。

5.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项目。在主城区依托海绵城市试点构建雨水资源化利用体系,积极推进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在沂南、临沭等县区,重点建设废旧轮胎循环利用基地。在罗庄区和临港区,重点建设锂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基地。在河东区罗庄区,重点推进电器拆解、电路板综合处置等行业资源再生及综合处置工程。

、推进生态修复和生态健康产业发展

(一)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

1.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以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项目为重点,针对受损、退化、功能下降的森林、湿地、河流、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河道保护治理、野生动植物种群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绿化、人工商品林建设等工程建设。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鼓励开发碳汇项目。重点开展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蒙阴县国家生态文明实践区、武河湿地公园提升改造、兰陵县会宝岭水库水源地生态保护、兰山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

2.推进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针对生态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的农田生态系统,实施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土地复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改善农田生境和条件。扶持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相关产业发展,助力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攻坚行动。

3.开展城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针对城镇生态系统连通不畅、生态空间不足等问题,开展生态廊道、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基础设施和生态网络建设等相关产业研发推广,增加蓝绿空间推进城郊绿地、绿化隔离地及城市绿色生态屏障等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城市绿化品质。

4.实施矿山生态保护修复。针对历史遗留矿山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培育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矿山损毁土地植被恢复、破损生态单元修复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推进采煤塌陷地生态治理、复垦治理和产业治理合理开展修复后的生态化利用。督促矿山企业依法依规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制定实施露天矿山生态修复计划。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5.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加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原生地的保护修复,连通重要物种迁徙扩散生态廊道,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鼓励开展临沂市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转化以及损害评估研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试点示范。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提升云蒙湖(沂沭泗河、汶河、蒙河和云蒙湖湿地)标志性关键物种及栖息地调查监测能力优化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布局,建立指示生物观测和综合观测相结合的观测站点,实现生物多样性观测常态化。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种质资源基因库

(二)有序发展生态旅游与休闲康养

1.培育生态旅游产品。依托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生态资源,科学有序开展游览观光、休闲体验、文化体育、健康养生等活动。建设一批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一体化的精品生态旅游基地和生态友好型旅游项目。整合临沂市A级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红色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示范区、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优质旅游资源,共同打造具有临沂市地域文化标识度的沂蒙山水红色旅游等精品文化旅游产品和项目。支持将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具有典型意义的垃圾焚烧、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等作为旅游资源,发挥其环境教育大课堂的作用,探索发展高品质环保主题旅游。

2.打造生态康养新业态。用好用活蒙山文化、沂沭河文化、东夷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区域性健康养生产业基地,培育以养生旅游为特色的健康养生产业体系。推动健康养生与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农业、药膳餐饮等深度融合,不断丰富健康养生内涵,培育气候型、生态型等健康养生新业态。

(三)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农业

1.强化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扶持现代农业种业及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林业基因资源保护、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相关产业推进碳汇林、植树种草及林木种苗花卉等培育、种植,开展保护工程、设计相关项目,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动植物品种资源的有效保护。依托全国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推进数字化动态监测、信息化监督管理

2.发展高效绿色生态农业。推行种养结合、养殖场建设与农田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无公害粮食、森林资源培育产业、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绿色畜牧业、森林游憩和康养产业,加快打造一批生态农场和生态循环农业联合体,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农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养殖种植统一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推动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建设绿色、有机、生态农产品区域品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着力抓好平邑金银花、沂南黄瓜等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提升畜牧屠宰加工、粮油加工等6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支持预制菜产业集群。健全完善产销渠道,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区域性先进冷链物流中心,形成产地与销地、生产者与消费者良性互动生态圈。加强绿色投入品创新研发,研发推广新型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绿色防控技术、高效大中型植保机械以及全生物降解地膜实现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持续降低,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2025年底,将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000家。

(四)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采取生态保护修复+产业导入方式,利用获得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或特许经营权发展适宜产业。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与生态保护修复产品的交易渠道,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以及立体化现代物流体系,规范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产品市场化交易。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循环农(林)业、生态旅游、休闲康养、自然教育、清洁能源及水资源利用等生态建设领域,健全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林长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流苏贷等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新模式。

专栏5:生态产业重点项目

1.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推进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推进耕地集中连片化,构建完整的农田防护林网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加快沂沭河湿地生态走廊建设强化沂山、蒙山天然林资源保护、推进临沂大蒙山生态试验区建设深化蒙阴县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生态文明实践区建设,逐步形成临沂市区域生态经济示范集群。

2.推广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在沂南县加快推广畜牧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培育粮食种植秸秆饲料畜禽养殖有机肥种植业,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种植业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兰陵县探索建立蔬菜种植废弃物制肥料种植业生态农业产业链在沂水县发展壮大绿色种植食品加工循环产业链在蒙阴县、沂水县发展绿色种植+生态旅游生态产业链,积极构建农业+旅游产业体系。

、加强培育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清洁生产推行制度体系,全面推行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深化农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清洁生产,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降低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壮大绿色低碳原料制造、绿色低碳设备制造和设施建设、绿色低碳技术服务。

(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原料制造

1.推进无害化原辅材料替代。大力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制造、无毒无害原料制造、清洁包装原料制造,减少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所列化学物质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制造和使用,促进生产过程中使用低毒低害和无毒无害原料,降低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大力推广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油墨、涂料、胶粘剂、清洗剂等使用。推广水泥生产原料替代技术,鼓励利用转炉渣等非碳酸盐工业固体废物作为原辅料生产水泥。

2.推广清洁化燃料。加快推进绿色能源体系建设,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对煤电、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光伏发电、风电、抽水蓄能、储能技术等进行统筹布局、全面升级,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应用,提高工业领域非化石能源利用比重。对以煤炭、石油焦、重油、渣油、兰炭等为燃料的工业炉窑、自备燃煤电厂及燃煤锅炉,积极推进清洁低碳能源、工业余热等替代。

(二)提升完善绿色低碳设备制造和设施建设

1.提升设备制造科技水平。鼓励开展能源、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围绕工业产品绿色设计、能源清洁高效低碳安全利用、污水资源化、农业节水灌溉控制、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等方向,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性研究。

2.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着力提高供给能力。发挥清洁生产相关协会和联盟等平台作用,大力推进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清洁生产技术装备应用,加快清洁生产关键共性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发展。以绿色低碳为引领,进一步完善工程机械产品体系,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利用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逐步带动零部件规模化发展。

3.开展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改造。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推动建筑用能低碳化,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提升改造现有建筑产业,充分发挥临沂市不锈钢生产基地优势,鼓励开展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生产及应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推广应用预制叠合板、预制楼梯、预制内外墙板等装配式建筑三板技术。做好集中供热、天然气供应、污水集中处理、危险废物收集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建设。

(三)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技术服务

1.创新绿色低碳服务模式。加快建立规范的绿色低碳咨询服务市场,鼓励具有竞争力的第三方绿色低碳服务企业为用户提供咨询、审核、评价、认证、设计、改造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探索构建以绩效为核心的清洁生产服务支付机制,健全清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支持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损害评估等新兴环保服务业发展。

2.推进传统行业绿色低碳改造。深入推动木业、机械电子、食品、冶金、医药、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推动能源、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化工、印染、造纸、化学原料药、电镀、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绿色转型升级,创建污染治理AB级企业,加快存量企业及园区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

3.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全面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健康养殖技术和种养加一体化发展模式。着力提升城市服务业绿色化水平。推动高耗水服务业优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全面推广循环用水技术工艺。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力度。积极推广应用温拌沥青、智能通风、辅助动力替代和节能灯具、隔声屏障等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推进软磁复合材料电机、高效连接器在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上的应用。推动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组织开展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

专栏6:绿色低碳转型重点项目

1.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工程。在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绿色低碳改造工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

2.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工程。按年度推进能源、冶金、化工等13个重点行业依法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市级每年选树2~5家清洁生产先进单位。在沂南县屠宰行业开展清洁生产集群整体审核模式试点基础上,再选取2~3个行业和园区开展整体审核模式试点,探索建立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审核新模式。

3.绿色低碳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原料替代等领域清洁生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绿色低碳核心技术装备的企业和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绿色低碳服务机构。

、优化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布局

1.加快园区和集群发展。立足临沂市现有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坚持集群集约式发展,支持先整合产业链资源,在沂河新区、高新区和临港经济开发等区域建设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引导本地龙头骨干企业或引进市外资本,建设集研发、设计、生产、运营于一体的环境治理装备制造园区和从环境咨询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一站式环境服务业产业园区。

2.实施十强特色生态环保产业培育工程。结合临沂市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重点培育临沂市十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水污染防治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大气污染治理装备制造产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产业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环保新材料产业、环境监测装备制造产业、污染治理设备产品综合运维服务产业、碳减排相关产业、清洁生产相关产业、智慧环保产业

3.推动生态环保产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帮助本地企业做大作强。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改组成立环保领域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实行规模化、品牌化经营。鼓励全国性环保公司在临沂市设立总部基地或子公司。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创新能力强、装备产品质量高、服务水平和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实施动态滚动支持,每年对市内规模较大、带动作用较强且增长较快的骨干企业给予适当奖励。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其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整合,形成优势资源融合聚集发展。针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供需对接、品牌建设、绿色金融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建立环保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加大上市推动力度。

鼓励组建产业发展联盟,在开展跨区域、跨行业活动中充分发挥联盟作用,多平台一体联动,支持环保企业积极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对外交流合作。

、扩大生态环保产业市场

1.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于改善民生,推动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区域和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共享发展。不断完善环境保护设施社会化运营管理制度,依法促进排污企业治污责任的专业化服务,形成专业化的系统服务外包市场。在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和危险废物处置场等设施运营服务中全面引入市场机制,推进环境基础设施服务的社会化运营和特许经营。推进全市城区、乡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推进全市城区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开展新一轮农村环境整治巩固提升行动,对全市特色产业集群开展环保专项治理。

2.加快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园区发展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提升铸造、有色、化工、玻璃、耐火材料、陶瓷、制革、印染等行业的园区集聚水平,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清洁化改造。2025年底前,临沂市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达到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的比例力争50%以上。

4.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行动。编制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试点。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推动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石化、电力等重点行业尽早实现碳达峰。大力推动电力等行业碳排放权交易。极开展温室气体评估核算等基础研究。大力建设低碳示范工程,推进建设一批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在蒙阴率先打造碳中和试点县。

5.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加快补齐臭氧治理短板,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逐步破解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统筹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大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加强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强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险管控和修复,实施水土环境风险协同防控,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十、加大政策支持和规划实施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1.成立工作推进小组,加强对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加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统筹项目、土地、园区、招商和政策资源,协调解决发展中重大问题,推进落实重大项目和重点平台建设,督促全市各有关部门、相关县区和开发区推进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推进合力,加强产业调度,促进生态环保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2.健全产业服务机构。构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服务保障体系,着力培育壮大一批专业服务机构,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提供科技研发、技术评估评价、成果转移转化、大数据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绿色金融服务、战略咨询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咨询服务和支撑保障。积极发挥生态环保产业领域相关行业协会、学会、商会、企业联合会、创新创业共同体等各类社会组织机构的作用,加强行业管理,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二)加大政策扶持

1.加强产业政策支持。生态环保产业享受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政策,在土地供应、项目立项、入库储备、资金支持、评先树优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实施分类引导,鼓励环保龙头骨干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落实相应税收优惠、产业扶持等政策,优先纳入上市后备资源库;中小型环保企业充分享受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做到应收尽收、应返尽返,支持发展基础良好、创新活力强、发展前景广阔、在细分市场具有独特优势的企业申报瞪羚企业。

2.科学建立符合临沂市污染防治需求的技术支撑体系,推动污染治理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在促进自主创新、培育壮大企业、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工程、打造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拓展融资渠道、开拓市场等方面予以扶持,研究制定临沂市支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专项政策,逐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3.优化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增强生态环保产业发展软实力。简化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对新改扩建的生态环保产业项目,在规划、环评、能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优先办理,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创新创业服务,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生态环保企业投资创业提供更便捷的条件。鼓励成立临沂生态环保行业相关产业联盟,推进生态环保领域创新载体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和举办高水平、大影响力的生态环保行业展览会。

(三)发展绿色金融

1.健全完善支持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的绿色金融体系,拓宽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建立环保金融项目库,优选生态环保产业集群、环保龙头骨干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以及生态保护修复、碳减排、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整治、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相关领域项目,纳入环保金融项目库,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融资需求。

2.建立多元化的生态环保产业投融资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大型企业集团、银行等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保产业,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参与的投资格局。大力发展绿色信贷,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展绿色金融相关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将碳排放权、排污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特许经营收费权等纳入贷款质押担保范围,推广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

3.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发放力度,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用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支持技术领先、综合服务能力强的骨干企业上市融资。制定生态环保产业鼓励投资指导目录,地方专项债券对生态环保项目予以重点支持,鼓励引导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支持环保企业发展。

(四)强化产业科技创新

1.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系,以生态环保产业项目为抓手,强化绿色技术产学研协同攻关,加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绿色技术创新引导机制,形成研究开发、应用推广、产业发展贯通融合的生态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局面。

2.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推动生态环保产业与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高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编制发布年度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需求目录和先进适用技术指南。每年择优选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力争列入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3.加速绿色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成果评价和产业化筛选机制,加强优质项目孵化,鼓励以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加强财政资金投入引导。搭建区域绿色创新技术与产业对接平台,畅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沟通交流渠道,推动绿色科技成果的产品化与推广。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加强临沂市生态环保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对接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计划,支持重点用人单位、高能级平台面向全球集聚生态环保产业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符合条件的纳入重点人才工程。依托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定期对中青年技术骨干进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重大技术装备项目、重点产业基地建设为引领,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与高职院校等探索开展订单式、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打造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生态环保产业人才骨干队伍。

2.加强对重点环保企业负责人的培训培养,建设一支掌握现代经营理念,具有全球视野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现代环保企业家队伍。每两年评选1位环保产业领军人物、1个环保产业创新创业团队、10名环保产业优秀人才。加强产业智库建设。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研究水平,建立市级生态环境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生态环境专家库和环保人才库。


  
上一条:临沂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培训计划
下一条:临沂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普法工作计划
关闭窗口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主办 临沂市环境监控中心制作维护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北京路23号 电话:0539-720610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000031    备案号:鲁ICP备05026973号    党政机关互联网标识公安备案37130202371780

党政机关互联网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