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媒体评论
 
 索 引 号  20220707-173831-963  发布机构 
 存放位置   公开日期  2015-07-17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为沂蒙人民留住蓝天白云

为沂蒙人民留住蓝天白云

2015-07-17   作者: 点击数:  

连日来,微信“朋友圈”中经常被“蓝天白云”的图片刷屏,抬头远望,高楼、青山、碧水间,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仿佛触手可及。明媚的阳光配上蓝天白云,忙坏了各路网友———堪比西藏的“高原蓝”美景图刷爆“朋友圈”,以“今天空气真好”、“临沂蓝”等为主题的图片批量现身。

而在4个月前,对临沂人民来说,蓝天白云就是一种奢侈。那时的临沂,城市灰蒙蒙的,出门戴口罩,一些地方甚至不敢开窗、不敢晾晒衣服,临沂人民对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充满了渴求与企盼。如今,一组数据表明,今年3至6月份,临沂城区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项污染物浓度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7.8%、23.5%、41.4%、25.4%,优良天数增加31天,增幅达到25.4%。青山碧水、蓝天白云已构成了临沂生态文明的美丽底色。

从这条“加减”变化的数据线里,我们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千万人民为这座城市的清新呼吸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切实感受到了临沂大气质量的稳步改善和市民幸福指数的提升。守住蓝天白云,享受明媚阳光,是1100多万沂蒙儿女共同的期盼。

追求“诗意的栖居”,是人类所期望的美好生活境界。良好生态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沂蒙人民也有了从“盼温饱”到“盼生态”的新期待。“临沂是革命老区,沂蒙精神享誉全国,山好水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是十分珍贵的城市品牌,决不能因为大气污染让沂蒙精神蒙上灰尘。”市委书记林峰海的话语掷地有声。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大气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建设生态临沂,实现生态与经济建设的互促共赢。

“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一直是临沂最为宝贵的财富、最为响亮的名片和最具影响的核心竞争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临沂传统产业比重高、能源结构偏重,钢铁、焦化、建陶等行业一直是我市工业化的代名词,临沂空气污染指数多次严重超标,广大人民群众苦不堪言。市委、市政府清醒认识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延续粗放式发展只有死路,唯有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才是出路。为了留住蓝天,我市研究出台了《全市大气污染防治2015年攻坚行动方案》和《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坚持“严格执法抓环保、环保倒逼促转调、用心指导服好务”,破解焦点难点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向大气污染开战。

这是一场新时期的“孟良崮战役”,这是一场关乎千万沂蒙人民未来发展的命运之战。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六个临沂”,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奠定坚实基础。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为了荷包,不要荷塘;为了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为了政绩敞亮,不要星星月亮……这是透支未来的希望,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噩梦,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临沂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临沂,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让蓝天不再成为奢望是民心所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是大势所趋。顺应这样的民心和大势,爬坡过坎的艰辛、攻坚克难的代价,都值得我们付出。“抬头就是蓝天,转角就是风景。”当令人心旷神怡的蓝天白云、灿烂星空如期而至,当碧空如洗、美不胜收的幸福喜悦塞满“朋友圈”……天空明澈,大地通透,蓝天为幕,白云飘洒。“大美新”临沂本就应如此美丽,如此富有魅力!

  
上一条:以规划目标任务引领资金方向 以资金管理改革推动环境改善
下一条:为了沂蒙的蓝天和人民的健康
关闭窗口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主办 临沂市环境监控中心制作维护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北京路23号 电话:0539-7206101

政府网站标识码3713000031    备案号:鲁ICP备2020050342号    党政机关互联网标识公安备案37130202371780

党政机关互联网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