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省委宣传部主编的《科学发展新山东》一书已正式出版,宣传我省环境保护工作的“生态文明新篇章”位列第八章节,并于近日在大众网“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特别报道”专栏里登载。
具体请详见网址:http://www.dzwww.com/2012/sdsddh/kxfzmmg/stwmxpz
一 严法制,生态法治文明显成效
建设生态文明,法制是关键。近年来,我省为提升生态文明水平,认真贯彻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立法规划,建立健全有关自然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损害和严重后果的依法严肃处理。
强法治,加强地方环境立法。2006年出台了《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7年下发了《关于严肃查处环境污染犯罪的通知》,2010年印发了《突出环境问题约谈制度》,2011年出台了《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山东省机动车机构管理办法》、《山东省机动车环保检验标志管理办法》,为我省实现“十二五”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大突破提供了的重要法规支撑和保障。
立规范,重视日常环境监管。2007年,省环保厅制定出台了《全省重点企业监管办法》、《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监管办法》、《全省主要河流水质监测办法》、《全省17个设区城市建成区空气质量监管办法》“四个监管办法”,确定了全省环境日常执法监管长效机制,用制度推进污染减排。
出重拳,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十一五”以来,省政府共牵头组织开展了14次环保专项行动,累计检查重点工业污染源2384个(次)、城市污水处理厂743座(次)、河流断面451个(次)、信访案件163件。严厉查处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案件。对检查发现的428件突出环境问题,及时通报、挂牌督办、限期解决。严格问责制度,对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生态环境破坏的,依法追究相关地方、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 抓重点,水气质量有改善
在治污工作中,山东突出“水”和“气”两个重点,加大治理力度,齐鲁大地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人们生活得更美了。
有水就有鱼。2010年初,省委、省政府发布实施38项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初步建立具有山东特色的流域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先后实行《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4项地方性流域排放标准,将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目标相衔接。要求自2010年1月1日起全省流域内所有企业全部执行统一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从实质上取消了高污染行业的“排污特权”。目前全省水环境质量实现了持续改善,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实现淮河流域治污考核“五连冠”和海河流域治污考核“三连冠”,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浓度年均下降19.9%和18.9%,到2010年全省河流COD平均浓度降至34.8mg/L,总体上已恢复到1985年(42.2mg/L)以前的水平。
“治、用、保”并举。针对高污染、高耗水和生态破坏三类突出问题,山东逐步探索出一套“治、用、保”并举的科学治理江河污水体系。一是治。通过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安全防控等在内的全过程污染防治,使流域内一切排污单位达到常见鱼类稳定生存再排向环境的治污水平。二是用。因地制宜地建设中水截、蓄、导、用设施,加大中水回用,减少废水排放,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辖区再生水资源循环利用。三是保。依托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和退耕还湿,建设环湖沿河沿海大生态带,削减面源污染,提高水体的修复和自净能力。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共建成中水截蓄导工程21个,建成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23个,修复自然湿地14个。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在治理大气污染的贯彻中,山东优化全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建设重点行业治污设施,加强治污设施运行监管,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2011年,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比2010年分别降低14%和11.2%,二氧化氮平均浓度持平,空气质量良好率同比提高10.2个百分点,煤烟型空气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全省酸雨检出率逐年降低,呈减轻趋势。2010年全省17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SO2、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下降4%、3.1%,“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明显增加。
三 重保护,生态网络体系初形成
宜农则农,宜林则林,保护地力。近年来,山东以矿山生态、海洋生态等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为重点,努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绿化国土。大力推进“绿色山东”建设,实施沿海防护林、荒山绿化、绿色通道、平原防护林建设等重点工程,山区、平原、沿海、城镇绿化整体推进,农村以路域、水系、农田林网、荒山荒滩、村庄四旁为重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森林资源持续增长。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2.8%,林木蓄积量达到9400万立方米。
保护湿地。“一个一个滞流塘,一片一片莲藕汪,五颜六色水植物,一望无际芦苇荡。”这是临沂市发改委主任庄光海用以描述武河湿地公园的壮美景色的一首诗。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建立各级湿地保护区15处,总面积近60万公顷;湿地公园44处,面积10.34万公顷。已初步形成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主体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
优化地质。抓紧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重点治理采矿塌陷地和已毁山体。全省共划定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276个,保护面积6016平方公里,占山东国土面积的3.8%,各级地质公园46个,累计恢复治理采矿破坏土地3.1万公顷、破损山体332座,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保护生态。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建成省级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区31个,全省受保护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由2003年的6.1%上升到2010年的11.8%。先后在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等保护区实施了生态保护恢复工程,总投资达1.5亿元。
深度链接 生态功能保护区:是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内,有选择地划定一定面积予以重点保护和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
防控环境。围绕预防、预警、应急三大环节,建立完善了环境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理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初步形成全防全控的环境安全防控体系。
四 可持续,资源保障上水平
山东虽然资源丰富,但人口多、产业结构重,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态环境脆弱。为此,山东充分发挥资源环境约束的倒逼作用,树立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的开发理念,纠正生态破坏行为,严格控制资源消耗,切实做到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统一。
调控水利资源。积极助推动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加强水利资源调控。已建成国家水利风景区32处和90多处城市河道公园,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69%。全省万元GDP取水量由2002年的240立方米下降为2010年的65.5立方米,全省用水总量连续7年零增长,节水成效位居全国前列。
深度链接 水资源总量是指一定区域内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包括地表径流量和降水入渗补给量。山东水资源具有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特点。
保护海洋生态。认真贯彻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全国率先实施和启动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海洋生态损失补偿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海洋环保由污染防治向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转变,促进海洋生态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已建设海洋各类渔业保护区85处,保护面积108.1万公顷,占全省海洋总面积的6.8%。
优化矿产资源。实施“资源山东建设”的资源勘探开发战略,提出“探、采、治”一体化,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新模式,初步形成了探采治一体化格局。全省大中型矿山企业占全部矿山企业的比例提高到34%,煤、金、铁等重要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了3%以上。
保护生物资源。山东已建立主要渔业生物资源保护区,新建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个,面积19.2万公顷,建立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小区20多处,有效保护了全省野生动物种群、高等植物群落和湿地生态系统。
节约土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加强土地整理、复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耕地总量实现了动态平衡,全省耕地面积保持在11218万亩以上,集约利用水平增强,保障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 调结构,低碳经济见实效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低碳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淘汰电力、钢铁、焦化、建材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推进“上大压小”电源项目,着力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海洋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金融、物流、信息、商务、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力求到2015年,山东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10%、45%以上。
治污减排逼转调。“十一五”以来,全省累计淘汰造纸产能137.4万吨、酒精产能30.1万吨、皮革产能74.5万吨和印染产能4.2万米。造纸历来是污染大户,可面对国际原料价格上涨、国内环保政策紧缩、产品利润空间缩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山东造纸业在环境标准的引导下,增长方式日渐优化,实现了华丽的蜕变,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条新路。
循环工业建体系。全省万元GDP能耗由“十五”末的1.32吨标准煤降到“十一五”末的1.02吨标准煤,降低了22.09%。重点培育了济南、青岛、淄博等10个循环经济型城市、20个循环经济型园区和30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2010年产值达到1435亿元,工业固体废物利用量达到2.4亿吨。
农林牧渔展生态。全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标准化农业,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已建设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41个,推广“四位一体”和“猪-沼-果”、“猪-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15万户,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实施林业产业化经营,调整畜牧业结构,保护渔业资源,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比重大提高。鼓励和支持包括风力、生物质能、沼气、太阳能、潮汐、地热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新能源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鼓励和支持新能源在农村的推广利用,2010年山东新能源占全省能源消费比重已达2%左右。
让我们一起来低碳。山东积极推动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健康生产生活方式,鼓励生产者提供绿色、放心、满意的日常生活用品,营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引导城乡居民广泛使用清洁能源、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更多地选择非机动车、公共交通出行。积极引导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培养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逐步取消一次性日用品的使用,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社会新风尚。
深度链接——“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六 零容忍,环境质量得改善
这是一位城里小学的语文老师的亲身经历。在语文课上,当她读到唐朝大诗人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时,她让学生描述一下晚霞的样子,班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不上来,只有一位从农村转学来的孩子,才大略地说了一下。这位老师很是感慨:与我们小时候相比,现在的孩子虽然物质很丰富,却看不到晚霞,看不到星空,真可怜……
这位老师道出了一个自工业化以来一直困扰人类的课题: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先污染后发展?这是西方国家走过的老路;还是既发展又保护?这是一条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路子。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订实施“生态山东”战略,对这个问题给予响亮的回答:既要金山银山,又绿水青山。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姜大明省长更是明确提出:“努力增加城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
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山东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以小清河治理为典型代表,省控59条污染河流已全部恢复鱼类生长;节能和减排两个环保硬指标同时名列全国前茅,并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省;省域环境竞争力连续被中国社科院评为全国第一名;生态市、县(市、区)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8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4个,国家生态市1个,全国生态乡镇181个、国家生态村6个。
科学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生态文明是强省建设的重大目标。近年来,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生态山东”战略,全面实施生态山东建设,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以小清河治理为典型代表,省控59条污染河流已全部恢复鱼类生长;节能和减排两个环保硬指标同时名列全国前茅,并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省;省域环境竞争力连续被中国社科院评为全国第一名;生态市、县(市、区)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8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4个,国家生态市1个,全国生态乡镇181个、国家生态村6个。
零容忍,环境质量得改善
优美环境有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环境污染却毒化群众的生存环境。为提高人民的生存质量,山东对环境污染实行“零容忍”,用铁的手腕予以治理,环境质量得以不断改善。
推进总量减排。各级党委、政府构建减排工作大格局,把节能减排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决策、同时部署、同时落实,将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级各类考核中,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广覆盖”的减排目标责任体系。实行以奖代补,严格环境准入,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工程建设,全省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03座,日处理水量达980万吨,污水处理厂数量、处理能力较“十五”末增长139%和106%;国家和省重点现役火电机组已建成脱硫装机容量20612兆瓦,火电机组脱硫装机容量占比提高到95%以上。
加大环境监控。在国内首创“超标即应急”零容忍工作机制和“快速溯源法”工作程序。每月定期调度环境质量变化和执法检查情况,并通报各市。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开展24小时监控,覆盖全省90%以上的污染源和主要水、气环境。“十一五”,我省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分别累计削减19.44%和23.22%,完成国家下达减排任务的130%和116%,在国务院通报表彰的8个省、市中位列第一。
加大治污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城乡一体化建设,把城市周边镇、村排放污水逐步纳入了城市排污管网;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置等垃圾集中处理模式,逐步改善了乡镇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围绕农村饮用水安全、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河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活动;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为抓手,加大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促进了农村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强化环保科技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支撑。近年来,山东推动循环生产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增强生态环保技术创新能力;寻找新的替代资源,建立资源节约与能源替代技术体系;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环保产业、生态服务业等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培训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立和完善支撑生态环境建设的绿色技术体系;整合优势资源,建立环保科技创新联盟,加强技术基础平台建设,为攻克关键技术、形成自主产权技术和产品提供了科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