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临沂市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生态环境分局、发展和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水利主管部门、农业农村局、林业主管部门:
现将《临沂市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日常工作,认真贯彻落实。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 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临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临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临沂市城市管理局 临沂市水利局
临沂市农业农村局 临沂市林业局
2025年6月23日
临沂市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2025年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实现圆满收官,根据省生态环境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鲁环字〔2025〕18号),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不断夯实生态本底
(一)持续优化河湖水生态。深入开展汛期河湖水质超标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库“清四乱”。统筹公益性增殖放流、群众性底播增殖和社会放流,深化增殖放流改革、全面提升增殖效果,加强规范化管理,系统提升增殖放流的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落实《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组织开展“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系列宣传活动,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聚焦狩猎、运输、交易等环节,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开展野生动物动态监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卫星遥感监测作用,加强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预警和生态系统遥感监测评估,常态化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作业。(市气象局)
二、抓好关键领域污染防治
(四)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推动短流程钢铁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强化PM2.5和O3协同管控,提升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水平和木业、建陶等重点行业治理能力,提高传统产业集群大气污染防治水平。完成省下达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持续开展机械编码信息核查整改和销售端编码登记,强化机械排气检测和定位监控安装应用,基本消除非道路移动机械“冒黑烟”现象。(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抓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标准文件的宣贯落实,规范入河排污口整治销号程序,完成生态环境部确定的全市重点河湖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加强地表水水质监管,确保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完成省定目标,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成果集成应用。逐步推进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详细调查。更新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市生态环境局)
(六)认真抓好固废污染防治。强化工业固废全过程智慧监管,推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与安全处置,开展固废堆存场所排查整治。规范废弃风电、光伏设备及动力电池等新三样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完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积极申报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基地(园区),推动再生资源和工业固废集约化、规模化利用。开展产废单位“五即”规范化建设,深化危废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推动危废填埋量占比稳中有降。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监管,不断提升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水平。落实尾矿库污染隐患分级排查整治制度,严格新(改、扩)建尾矿库环境准入,开展汛前尾矿库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基本完成尾矿库污染治理。(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不断深化农村环境整治
(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开展地膜残留监测,推进农膜回收,健全完善农膜回收利用处置网络体系,拓宽废弃农膜处置路径。推进化肥减施和科学用药增效,推广科学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市农业农村局)
(八)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联合开展养殖污染防治和粪污利用大排查大整治,遴选推介一批粪肥还田种养结合样板典型。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保持100%。(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百千工程”,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常态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护,指导农村生活污水优先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新发现的及时纳入监管清单,有序开展治理。提高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运行管理水平,推动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质增效。(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有效确保农用地安全。持续巩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全面落实耕地分类管理措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持续开展耕地周边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完成2025年度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任务。(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推进城镇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修复,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基本实现城市建成区整县制雨污合流管网清零,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5%以上,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高于100mg/L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规模占比达90%以上。持续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污泥无害化处置,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率达到58%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持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适时开展“回头看”,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强化工业园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指导工业园区按照规划,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依法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持续推进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乡镇级和“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巩固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行动成效,持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提升非常规水利用效率。巩固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建设成效,强化再生水配置利用,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以上。(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支撑保障能力
(十五)强化政策引导。按照国家、省部署,高标准建设美丽临沂,探索各领域美丽建设模式范例,持续做好美丽山东建设典型案例遴选和宣传推广。深化实施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指导费县、蒙阴县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支持有关项目申报建立绿色项目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项目支持力度。持续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估的定量化水平。(市委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市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划定成果应用,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跟踪评估,动态进行更新调整。推动化工企业迁入合规园区,新建化工、有色金属、原料药制造等企业,应布局在符合产业定位和准入要求的合规园区。关停退出落后小煤电机组44.1万千瓦左右,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65万千瓦。(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抓好清洁生产。有序开展年度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进一步加强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强化监督管理。加快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和验收销号。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开展保护成效评估。优化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持续强化行刑衔接,密切协作配合,提升公益诉讼质效。(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严防环境风险。持续开展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健全完善风险隐患常态化排查治理机制。有序推进油气管道保护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油气管道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提升管道外部风险预警和防控能力。组织开展第一轮第三次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抄送: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临沂市分行、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