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莒南县精准扶贫注入生态环保元素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30
“靠着这个生态农场,我们老两口以后每个月从光伏发电项目上能领取‘分红’150多元,加上养黄粉虫每个月最少收益500多元,年收入能到1万元。”近日,在莒南县岭泉镇高岭村引进的移动生态循环农场,高岭村68岁的村民于学成老人对着记者笑容满面地说。在这个村里,像他一样受益于生态农场的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共有18户。 于学成老人口中的生态农场是指啥?原来,针对农村尾菜乱堆、村里贫困户众多的现象,高岭村引进移动生态循环农场项目,进行“光伏+黄粉虫养殖”精准扶贫,使该村18户60周岁以上的基本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吃上了“分红”,实现了给自己打工、当老板的梦想。 在这个生态循环农场,记者看到,头顶是光伏发电板,下面是黄粉虫养殖厂房,几名工人在给箱里的黄粉虫喂萝卜、菜叶。“简单来说,这就是‘光伏发电+生态养殖’项目。”莒南县磐龙湖景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经理徐家连介绍,农场由集装箱设计改造而成,每个集装箱顶部安装5至6千瓦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用以满足农户的用电需求,剩余的电量还可以输送给国家电网;下面的集装箱内部用来养殖黄粉虫,以处理农村尾菜、瓜果等生活有机垃圾,实现物质的良性循环。 “一般来说,黄粉虫成长周期为1个月,一年约有6至8个周期。每户农户有560盒黄粉虫,一盒的收益为1到1.5元,这样一个月收益可达600多元。此外,作为国家扶持的光伏发电项目,一年能发电11万度,收入约11万元,其中3.3万元收益分给18户农户,一户约领取1800余元。”徐家连说,两项收益加起来,每户每年增收至少8000元。下一步,莒南县磐龙湖景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将在全县58个贫困村中争取10个贫困村进行“光伏+黄粉虫养殖”精准扶贫,计划投资额达2000万元,扶持贫困户300户,帮助他们脱贫。 莒南县扶贫办主任莫元宗介绍“生态农场这类的扶贫项目,非常适合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既体现了扶贫工作的‘精准’,又落实了绿色生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