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莒南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7-11
近年来,莒南县以建设“生态美县”为目标,坚持“生态经济、绿色崛起、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全县环境质量和生态建设的质量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全面推进流域治污 让碧水长流 今年以来,莒南县全力打造流域治污体系,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县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已达到11.5万吨,配套59公里污水管网,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泥全部实现太阳能干化处置。建设再生水回用工程,工业用水大户、园林补水、绿地养护、道路降尘一律优先使用再生水,每天可节约新鲜取用水2万吨。投资1500余万元建设环保智慧管理平台,对企业的排污过程进行全覆盖、无缝隙实时动态监管。清淤河道138.7千米,有效治理了面源污染,保证了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在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下游分别配套建设了1000多亩湿地,采用潜流湿地与表流湿地相结合的工艺,对河水进行自然净化。 二、强力推进大气治理 让蓝天常驻 “裸土露地一定要抑尘覆盖,作业面也要定时洒水……”前不久,莒南县大气污染防治执法人员来到县城淮海路一处正在建设中的工地,对该工地扬尘污染进行专项督查,并细致耐心得叮嘱工地负责人。 近年来,莒南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明显,空气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2016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8.02,同比改善9.9%,获得14万元环境空气生态补偿金,均居全市第3。 莒南县在综合分析全县大气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继续突出抓好工业治理、优化产业布局、能源结构调整、扬尘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餐饮油烟治理等重点治理任务,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特别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先后将群众反映强烈信访案件较多的“土小污染企业清理取缔”和“燃煤锅炉整治”两项工作确定为大气治理“民生实事”。 按照“以拆为主、应拆尽拆、非拆即改”的原则,截至目前,依法对辖区内95台分散燃煤锅炉实施综合整治,共关停土小企业77家。  现在,大部门莒南市民有这样的新感受:雾霾天少了,经常可以看到蓝天白云,空气也越来越清新,连小孩子也能长时间在户外玩耍了。 三、深入开展国土绿化 让青山永存 城山位于莒南县文疃镇北部,面积达2500多亩,以前大部分山体是光秃秃的石头,一片荒凉。如今,引入眼帘的却是潺潺而下的清澈溪水,硕果满枝的核桃园,一条条山路蜿蜒而上穿梭在醉人的翠绿之中。漫山遍野的葱茏绿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实现了生态和民生双受益。 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绿化要求,有效缓解当前大气质量面临的巨大压力,实现“天蓝地绿,水美,出门见树见绿”的目标。近年来,莒南县不断加快国土绿化步伐,积极开展了以荒山绿化、水系绿化、连片经济林建设、绿色通道建设和沿海防护林工程等为重点的造林绿化工作。 2014年该县获得了“山东省绿化模范县(区)”,从2013年到目前共完成27万亩的造林任务。造林和绿化面积大幅增加,环境质量特别是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莒南县在绿化中注重统筹生态与经济效益,努力实现国土增绿与人民群众增收双赢。通过积极引导大户承包、企业造林,建设家庭农场、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全县在经济林开发建设上实现了一镇一业、一镇一品,山区、丘陵、平原经济林基地遍地开花,先后建成了岭泉镇柱状苹果基地、板泉镇杞柳基地等经济林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