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工作主线,5个强化推进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全县环保突出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强化责任担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上下同心同向抓治理攻坚,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县级班子包扶领导、分管和主管部门“五职”责任人制度,对重点企业监管、产业结构调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气污染治理、危险废物污染治理等12类31项工作任务确定了牵头单位、落实单位和责任人。制定了重点企业环境问题整改任务清单、水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任务清单、危险废物突出问题整改任务清单、环保违规项目清理整顿任务清单、重点环境信访案件整改任务清单,对155项问题明确了整改要求、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包扶县级领导。
强化重点攻坚。针对突出环境问题实施最严格的环保行动,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下定决心治理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和危废固废污染。对环保违法行为实施零容忍,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水污染治理工作,重点抓好润达水务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的提升改造工程,目前正在紧张施工,力争10月底前完成。大气污染治理工作,10吨以下燃煤锅炉清理改造已全面完成,共清理133台,改造163台;10吨以上35吨以下燃煤锅炉改造任务共16台,现已完成15台,道一石化正在停产整治;35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共计20台,已完成19台,大地玉米有限公司一台正在改造。信访案件查办工作,对2011年以来县级以上重点信访舆情进行全面梳理,已完成973件,完成率90%。违规项目清理整顿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关于清理整顿环保违规建设项目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加强调度,限期办理,纳入调度的80个违规项目,目前已完成74个项目备案手续,其余6个正在办理中,力争10月底前全部完成。“土小项目”清理取缔工作,对辖区内“十五土小”、“新六小”及其他土小污染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不留死角,严格按照“断电、停水、拆除设备、吊销执照、清除原料”的原则,坚决予以清理取缔。目前,已关停取缔22家。重点企业问题整改工作,对存在环境风险隐患的98家企业,严格落实“三个一批”要求,已完成70%。
强化协作配合。按照“属地负责、上下联动”的要求,建立完善攻坚推进机制和问题协调解决机制,促进突出问题尽快解决。落实网格化管理。在乡镇设立了环保办,乡镇设3-5名专职工作人员,并在每个行政村设立了环保监督管理员。实行环境保护网格化、分类化管理,全县按行政区划划分为19个二级网格,由乡镇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每个网格的环境监管工作。乡镇和开发区按行政村划分三级小网格,由行政村负责小网格的环境监管,全面落实县环保局、乡镇环保办、村环保监督员三级环保队伍的责任。
强化督导问责。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对排查出的环境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经督导仍未有效解决的,立即启动行政问责,绝不遮丑护短,绝不姑息手软。成立5个环保突出问题治理工作督察组,分头到各乡镇、企业进行现场督导,实行日调度、周通报制度。目前,已召开调度会10次,印发工作通报4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山东华科化工、昆达生物、高桥镇小制胶拆除点、沙沟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点等环保突出问题治理现场,进行指挥调度,现场督导。 国庆期间,所有副县级以上领导深入包扶乡镇、企业开展工作。
强化舆论监督。按照“舆论只能升温、不能降温,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报道先进经验做法,曝光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环保治理攻坚的浓厚氛围。对违法排污、违规建设、逃避监管、不正常使用治理设施等行为,坚决予以曝光。坚持工作日例行执法检查,分管县领导带领媒体夜查、抽查,节假日重点执法检查,在线监测数据全天24小时监控,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营造环境法治的浓厚氛围。9月以来,对5起移交公安机关环境违法案件进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