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沂水县抢抓环保治理攻坚主动权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24
今年以来,沂水县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零问题、环保督察零问责”目标,提早谋划,凝心聚力,完善措施,抢抓环保治理攻坚主动权,强力推动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取得较好成效。 一、迅速部署,抢抓环保治理攻坚主动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坚持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早部署,早行动,从快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组织召开了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工作会议,播放了环保四大类37项问题曝光视频,对总体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将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员;召开了“125”工程誓师大会,将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列入20项民生实事,提升了各级工作重视程度;3组织召开了大气污染防治暨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专项会议,确定利用两个月的时间,集中攻坚154件企业突出问题和20件环境信访及网络舆情案件,确保了各级各有关部门任务明确、责任到位。 二、突出重点,攻坚治理环保突出问题。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抓工业污染治理,对26家企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22家工业窑炉开展专项治理。对铸造锻打、耐火材料企业摸清底子,全部制定整治方案,3月底前全部完成冲天炉关停取缔。抓城市扬尘治理,每周对14家建筑(市政)工地、11家预拌混凝土企业进行大检查,严格落实“六规范一监控”措施,将全县153辆渣土运输车和77辆商砼车全部纳入公司化运营管理,严查违规违法行为。持续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在城区主干道实行“5+1”机械化保洁作业,主干道每天进行6次以上洒水冲洗作业。抓石料场整治,对25家石子厂进行了规范,整改完成12家,其余13家采取了断电措施。抓散煤治理,严控散煤质量,规范经营网点,累计整治完成37个,取缔37个网点。抓机动车污染防治,城区主要出入口设置12个黄标车禁行标志牌,将黄标车数据录入全市大数据图像管控平台,对通过卡口报警的黄标车采取视频追踪、执法拦截等方式,进行精确查处。自3月1日尾气路检以来,共抽检柴油车50辆,排放合格44辆,达标率88%。二是水污染治理工作。对城区两家污水处理厂进行再提标改造,全面提升出水水质,确保出境断面持续稳定达标。目前,润达水务公司正在联系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厂家进厂中试,润泽水务公司对新工艺正在进行论证。对2处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8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已划定,并明确了具体保护方案,正根据专家意见整理修改,3月底前完成具体划分。三是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定了《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方案》,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坚持每月对全县42家重点产生单位进行抽查。按照省、市部署,由县环保局牵头制定了《关于联合开展打击涉煤焦油废酸等环境违法犯罪百日集中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实行部门联动执法,开展危废大排查,目前各项工作推进有序。四是排查土小项目及“小散乱污”企业工作。全部完成了列入2016年集中攻坚行动中的15家土小项目关停取缔。继续坚持排查不间断,加大巡查排查力度。今年以来,新发现“小散乱污”企业5家,已按照“断水断电、拆除设备、清除原料、吊销执照、恢复原状”的标准进行了清理取缔。五是企业突出问题和重点环境信访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共排查梳理165件重点问题,其中,限期治理企业79家,停产治理22家,关停取缔53家。目前,已全部制定整改方案,4月底完成整治任务。 三、强化督导,确保治理攻坚落到实处。一是落实网格化监管职责。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将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各项工作任务按照网格化监管职责,层层部署,细化节点,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确保攻坚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严格环境监察执法。对违法排污、违规建设、逃避监管、不正常使用治理设施等,坚决从严从快查处。坚持工作日例行执法检查,分管县领导带队夜查、抽查,节假日重点执法检查,在线监测数据全天监控,强化“无缝隙”执法模式,始终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今年以来,累计检查企业1054家次,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7份。三是强化督导调度。县环保突出问题治理工作督察组分五个小组,每天分头到各乡镇、企业,实行日调度、周通报制度。对群众关注度高、长期未解决的重点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对工作进展缓慢的乡镇、部门,进行专题调度或个别约谈。目前,共印发通报3期、沂水环境信息4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实地督导调研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情况。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调度全县环保突出问题治理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听取汇报,拟定措施,为下步环保突出治理攻坚指明了方向。 下步工作中,我县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进一步细化责任、盯紧抓实,集中力量抓进度、抢时间,坚决打赢环保攻坚行动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