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沂水县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水、气、固废”为重点,举全县之力集中攻坚、务实重干,全县一季度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8天,空气质量主要考核指标PM2.5、PM10、SO2、NO2同比改善16.5%、11.4%、17.6%、8%,沂河出境断面保持稳定达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打出了一场成效显注、富有沂水特色的污染防治攻坚战。
高位统筹部署,县级领导班子带头包扶。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高规格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全员参与,梳理出工业污染治理、“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燃煤锅炉“清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19项环保突出问题进行集中调度、重点攻坚。同时,建立了县级领导分包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制度,每一项环境突出问题都有县级领导包扶,实行链条治污,系统作战。
部门联动执法,舆论宣传曝光。充分发挥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及办公室作用,成立5个现场督查组,每天24小时不间断全域督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督办整改。指挥部办公室每天将各乡镇、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汇总梳理,根据会商研判,适时提出意见建议或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县环保、住建、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微信、微博等舆论媒体,跟上工作宣传,及时通报情况,推动全县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深入开展。
“县乡村”三级网格覆盖,全员参与治理。完善环境网格化监管方案,细化属地监管和行业监管责任,形成“定人、定责、履责、问责”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格局,全县共建立一级网格(县级)29个,二级网格(乡镇级)19个,三级网格(村级)1040个。县对乡镇、乡镇对村分级签订网格化监管目标责任书,每家每户对村两委签订环保承诺书,引导发动全民积极行动起来,监督环保违法,参与环保治理,践行环保生活。
“高科技+人”定位污染源,实现精准监管。利用无人机、夜间雷达、远程在线监控等高科技手段,实现环保探查全覆盖、无盲区;引入第三方核查,对重点企业开展监管;执法中队采取错时执法、双随机抽查等方式,重拳打击厂中厂、院中院等环保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共排查大气、水污染、固体危险废物污染企业620家次,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26家,整治非法开采矿山及洗砂加工案件139起,实施按日计罚1起,查封扣押4起,移送公安拘留1起,累计罚款40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