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河流水质,杜绝污染,蒙阴县在清理完成全县范围内2000多个养鸭大棚,彻底消除大棚养鸭对河流水质污染隐患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集中开展养鸡、养猪大棚清理整改,重拳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有效保护了水环境安全。
把托底子作为全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开展更为详细的调查摸底工作,深入养殖户中进行了解,准确掌握全县禁养区内养鸡、养猪大棚的具体位置、面积、个数、建棚时间、养殖户家庭情况、养殖规模、经济收入、成本效益等情况,逐个建立台账,为下一步清理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严格执行禁养区内鸡、猪养殖不准转产的制度。对禁养区内的养鸡、养猪大棚全部清理拆除,在距离河道、主要交通道路200米,距离村庄500米范围的禁养区内一律不准发展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业。对发现的不法畜禽养殖企业,靠上执法,实行养鸡、养猪大棚清理拆除销号制,禁养区畜禽养殖治理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强化督导调度。专门成立了6个督导组,每个督导组对应2个乡镇,高密度进行调度,严格实行五天一调度工作机制,对禁养区畜禽养殖整治工作排名,进一步调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狠抓污染源头控制,认真做好果业和畜牧业结合文章,探索形成了畜-沼-果循环的农业模式,推广生物发酵床等环保养殖,有效减少了畜禽粪便对土壤、水源的污染,根本上降低了畜禽养殖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