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郯城县全面推进污染源普查工作,率先完成辖区内数据信息采集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06

   数据采集是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入户调查阶段的关键环节,技术难度大、工作要求高,时间短、任务重。为顺利完成全县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任务,郯城县污普办不等不靠、早谋划早部署,9月29日完成了工业源普查对象的入户调查培训工作,并充分利用国庆节假期时间提早开展数据采集工作,率先在全市完成全县普查对象的数据采集工作。截至10月31日,共计完成1090家工业源、342家农业源、691个生活源和107个移动源普查对象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录入,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是探索了入户调查的方式方法。理清思路,确定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分为数据采集和现场定位采集两步走。十月份集中精力开展数据采集,并明确要求填报电子普查表格,在国家下发正式的普查填报系统后,第一时间指定专人负责录入。待配备移动终端和软件后,将同步开展录入和现场定位采集工作。充分分解任务,提前避免了工作等靠的被动局面。 

   二是建立了数据采集的工作机制。率先在全市开展污染源的数据采集工作,根据国家鼓励政策,加大与第三方机构的联动,对普查小区进行分组包干,定人定岗定责,联合有关乡镇,组织普查对象现场填报普查表,并同步开展数据质量审核,确保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效率,建立了高效的数据采集工作机制。

   三是严格控制数据采集的质量。按照“一源一册”分类建档,依据规定和要求逐家审核普查对象报表填报的规范性、全面性、合理性和一致性。为把好数据质量关,培训之初明确要求企业将营业执照、生产工艺流程图、环保设施运行台帐、危险废物台帐、锅炉铭牌等作为支撑材料,为我们审核数据质量提供依据,尽力确保数据采集准确性、真实性。

   下一步,待移动终端和流量卡配发后,我们将第一时间组织人员逐家入户,现场采集普查对象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厂区边界等地理坐标信息,并到现场再次核实污普数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