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治理农业种植污染。全面推广农药减量控制、测土配方施肥、果园生草覆盖、果园土壤修复等生态化管理技术,大力发展长毛兔、蒙山羊等特色养殖,普及“畜—沼—果”循环农业模式,有效减少了化肥农药对水源的污染,从根本上降低了入河入湖污染物浓度。二是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制定《蒙阴县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在禁养区范围内实施禁鸭、禁鸡、禁猪“三禁“工程。2014年,投资4000多万元,彻底清除全县2382个、132.4万平方米的养鸡、养猪、养鸭大棚,有效杜绝了畜禽养殖对水质的污染。集中开展砂资源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清理储沙点415个、166万方,有效保护饮用水源地生态环境。三是抓好工业污染防治。落实“关、停、治、搬”措施,对饮用水水源地汇水区内100余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关停取缔,对涉水污染项目一律拒批。积极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节能技术改造,提高污水处理水平,通过改进工艺减少尾水及污染物排放,涉水企业全部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