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莒南县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15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临沂市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有效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莒南县委、县政府结合大气污染形势及突出重点问题,制定出台了《莒南县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莒南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5-2017年)》,为全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方向。
2017年全年我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02,居全市第2位,同比改善9.7%;优良天数为214天,同比增加5天;PM2.5指数为58,居全市第2位,同比改善18.3%;PM10指数为99,居全市第3位,同比改善16.1%,改善率居全市第一位,二氧化硫指数为28,同比改善3.4%;二氧化氮指数为34,居全市第2位,同比改善5.6%,改善率居全市第4位。另外,2015、2016年度连续被临沂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先进县区。经过2015-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三年攻坚战,我县各项指标持续改善,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大气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了既定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三年目标、任务,三年以来,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全面推进工业大气污染治理
开展重点行业脱硫、脱销、除尘改造工程建设。2015年,对13家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脱硫、脱销、除尘改造,其均已按时完成改造治理工程,完成率为100%;2016年,完成10家重点行业企业脱硫、脱销、除尘改造,完成率为100%;2017年,完成27家重点行业企业脱硫、脱销、除尘改造,现正在开展验收工作,完成率为100%;开展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共完成9台燃煤锅炉、3家企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及12家企业工业窑炉开展提升改造,完成率均为100%;积极开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完成了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石化行业“泄露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二次三次油气回收治理等治理任务。
     
                                                                    扎实推进用能结构调整
严格执行、落实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印发临沂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的通知》(临政办发〔2015〕3号)文件的煤炭减量置换承诺要求。全面完成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64万吨,煤炭压减任务2万吨的任务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步伐,截至目前,我县共签订了8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预计投资30亿元,新能源产业链已初具规模其中,风电太阳能总装机容量已分别达到100MW11451KW;加大生物质能开发力度,大力推进以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配套改厕、改厨、改圈的“一池三改”为内容的农村能源建设。全县已建农村户用沼气池达7.5万户,全县农村沼气建设已形成年产沼气5000万立方米,年节能3570万吨标煤。建设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共93处。新建山东永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热电综合利用项目莒南天楹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深入开展散煤整治,清理取缔不合格网点52家,规范提升煤炭网点50家;14个镇街(园区)全部推广洁净型煤和节能环保炉具,共推广洁净型煤14900吨,推广节能环保炉具1660台;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辖区内加油站开展专项检查,建立完善加油站检查记录和成品油质量抽检档案,加大违法销售不合格成品油行为的查处力度实施“顶格处罚”
 
加大建筑扬尘整理力度。通过规范整治,21处在建大型建筑工地全部达到“六规范一监控”要求,10家混凝土搅拌站全部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扬尘,积极推进人工清扫与机械化清扫相结合,延长机械化作业时间,对城区主要道路进行巡回洗扫作业,增加机械化清扫人员力量,优化作业机械配置,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机械化作业工作力度,道路机械化作业车辆达到了 22辆,机械化清扫率95%以上。在作业方式上采取洒、冲、洗、喷、抑等多种作业方式,循环降尘冲洗,加大对城区洒水力度和洒水频次。积极开展城区人行道清洗工作,同时对市控点区域雾化抑尘作业,确保了洒水作业不间断,降尘冲洗无死角规范的环卫作业对清扫保洁、垃圾清运、设施维护等作业环节进行了规范做到垃圾收集、无害化处理和密闭化收集运输,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无抛洒滴漏;加强渣土运输扬尘污染控制,加大对渣土运输公司和施工工地监管力度,对建筑工程运输车辆实行通行证管理,录入公司32个,车辆299辆,并办理通行证838个。80辆商砼车、84辆渣土车已安装GPS,5家商砼站(工地)已安装视频监控。共查处遗撒、飘散载运物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渣土运输车160余辆。
                                                     加快绿色交通建设步伐
加快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步伐。设立黄标车禁行标志牌23面,查处黄标车违法行为3310起。环保标志管理方面,劝返前来审验的无环保标志机动车660余辆次,回收拆解报废机动车1103辆;积极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督促交通企事业单位使用全国重点推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产品目录。组织县盛通、中舜两家出租车公司新上新能源出租车28台,实现出租行业向低碳环保良性发展,全县259台出租车已全部安装三元催化器。公交车40台,全部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已占公交车、出租车辆的20%;不断优化交通运输装备结构。鼓励发展高档、环保、高效低耗新能源客运车辆,严禁对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新增运力,支持引导城市公交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客车。大力提高清洁能源车辆的占比率,其中要求新增重型货车、营运客车、公交车、出租车中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比例分别达到20%、30%、70%、100%;积极推进LNG加气站建设,积极推进公路服务区和物流企业LNG加气站建设,推动国省道沿线和道路运输客货运枢纽LNG加气站建设。
 
                                                深入推进三项治理
一治“散乱污”。不断加大企业排查、清理、取缔等整治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细则》,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根据《临沂市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攻坚行动方案》《莒南县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攻坚行动方案》等工作要求,按照“三个一批”要求依法整治取缔全县“小散乱污”企业,全县共计排查整治181家“小散乱污”企业;二治燃煤锅炉。2015年,我县完成了县城建成区94台、共计174.3蒸吨燃煤锅炉的整治工作,完成率为100%;2016年,完成全县范围内193台、共计345.69蒸吨的工业燃煤锅炉整治工作,完成率为100%;2017年,开展全县范围内110台、共计217.8蒸吨的燃煤锅炉整治工作,其中6台因承担取暖锅炉尚未整治,其余均已完成,完成率为94.5%;三治餐饮油烟。对城区餐饮、烧烤安装油烟净化设备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摸底排查与整治,建立了工作台帐。督促指导358家店铺安装了油烟净化改造。依法取缔了多家露天烧烤、骑墙(窗)烧烤经营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