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郯城街道大高庄村:自发创建美丽乡村的先行者

来源:郯城县环保局宋庆海 发布时间:2018-03-22

一是模范带头,抓好党建队伍。大高庄村始终注重年轻党员的吸收,从最初十几人的老龄化队伍到目前48人的庞大团队,其中不乏县选派第一书记、创业青年、退伍青年,为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以“两学一做”活动为契机,坚持每月25号召开党员固定活动日,在外党员经常连夜从胶州、寿光等地赶回来参加,会上我们对前期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探讨和研究,为村内发展建言献策;另外,党员主动对村内卫生打扫、修剪绿化、站岗巡逻、移风易俗等事项进行公益认领,我们将认领的服务项目摘牌做好,竖在各自认领范围内,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征求民意,广泛发动群众。我们注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大会来征求意见。2015下半年—2016年上半年,结合水泥路“户户通”工程,计划对全村的各条巷子及街道进行全部硬化。但村里各条巷子高低不平,自来水管道已经全部铺设,而重修道路的话,80%的管道都要损坏,许多群众怕麻烦,迟迟不想硬化。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会,利用春节等节假日前后召开村民大会5次,入户与村民协调沟通20多次,与村民讲政策、明道理,最后征得了大家同意。

三是自找门户,力促节约成本。发动群众对自家门户清理。2011年,面对村内脏乱差、三面污水横流的局面,村两委成员带头 ,发动全村村民以义工的方式,利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各家出动车辆,分配土方,将450多米的老干渠垫平。其次自己动手预制基础设施。村内3条南北大街,1条东西大街共需垒排水道3800米,其80%都是村内自己动手预制的水泥盖板达2000多米。三是亲自联系苗木供货商。为了节约成本,直接省去中间商差价,亲自去沭阳等地搬运苗木花卉回村栽植。四是持续管理,及时更替老化设施。通过道路承受期限及受损程度,绿化植被生长年限、墙面风化面积等,及时进行修补、更新、更换,使损失降到最小。五是结合党的各级优惠政策,广拉外资。通过党委支持、鲁能集团文明共建、在外创业乡亲募捐等措施搞建设。

四是循序渐进,逐年规划提升。2002年至今,大高庄村利用近15年时间,每年确定一个小目标,循序渐进。从最初的“两横”、“三横两纵”村村通,到村东至村西每年每10条小巷的“户户通”修建,争取每年都有新变化。2011年大高庄村还制订了“3年计划5年规划”,共打造出5条主大街、6条绿化带。截至目前,大高庄村共硬化路面56000平方米,完成率达99%;安装路灯150余盏,覆盖率100%;绿化面积5000多平方米,覆盖率98%;厕所改造覆盖率达98%;粉刷墙面120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处,健身器材50余套,完全满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