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绿色就业:逐步成为撬动地球的黄金支点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23

发展绿色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节能减排工程、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岗位,应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内就业压力剧增的一剂良方。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大声疾呼:“应对危机,就业为先。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建立就业援助机制,切实缓解庞大群体的就业难题。

  保就业成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确保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国家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重点之一的大背景下,作为朝阳产业的环保及相关产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重点行业。节能减排、限制两高一资产业发展,必然会使相关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但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绿色产业却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绿色岗位,吸纳需要转移的劳动力。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近10年来,直接从事环保工作的员工从460万人激增到1800万人,而间接服务于环保方面的员工则从1000万人增至5500万人。在此期间,垃圾回收、处理、加工和营销部门吸收就业人数增长最快,平均每年增长25%~30%。因此,许多国家看好环保产业的发展前景,将实施绿色就业战略作为缓和本国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把环境保护作为消除贫困、创造就业的重要的长期手段,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朝着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计划未来10年斥资1500亿美元大举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等,创造500万个绿色就业岗位,构建美国的低碳经济领袖地位,就是典型的例证。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目前严峻的形势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我们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改善群众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兼顾各方面并做到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我们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就业增加、节能减排等各方面的指标,使我们的政策和投资安排在这些方面能够综合协调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只有这样的政府公共投资,才能提供长远稳定的就业机会,并使中国的发展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当前,为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进行重大调整,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要从追求经济增长到追求结构变化,这正是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思路。特别是考虑到以前发展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而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摈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不仅将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使生产建设的岗位逐步趋于绿色,更会带动环保产业的崛起,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绿色就业机会。

  由此可以预见,生态环境恢复工程、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以工代赈,为广大农民工创造就业的大好机会。联合国的研究也已经证明,投资于自然保护领域或生态基础设施领域的经济回报和劳动就业的收益,要远远高于传统的汽车制造、钢铁、信息等部门。

  投资于生态环境恢复工程、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与扩大就业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在节能减排工程方面的环保投资扩大了内需,不仅会建设一批污染治理设施,增强污染治理能力,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条件,还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相关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有效缓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

  绿色就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重要命题。世界上很多国家看到了绿色产业蕴藏的巨大就业潜力,纷纷采取措施,开发绿色项目,刺激绿色消费,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如今年1月初,日本和韩国分别宣布,将在绿色项目中投入巨额资金,以创造就业机会和刺激经济增长。日本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扩大绿色经济市场,创造100万个新岗位,对环境友好型企业实行零利率的贷款政策。韩国表示将在今后4年内对国内一系列生态友好型项目(包括绿色交通网络,200万绿色家庭的计划,以及清洁韩国4条主要河流在内)投入380亿美元,由此产生96万个新就业机会。

  毋庸置疑,环境保护无论对于现实的就业机会的增加还是对于未来发展的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正在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和推动作用,成为贯穿就业、建设、发展和民生的一条主线。

  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绿色就业作为一个缩影,让人们看到环保正成为撬动地球的黄金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