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 聚焦高质量发展 聚力新动能培育 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走在全省前列——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徐仲圣
编者按:过去的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临沂按照走在前列的要求谋划和推进工作,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当前,新旧动能转换攻坚战已在齐鲁大地全面打响,这对临沂来说是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聚新旧动能转换的坚实力量,合力奏响发展最强音,本报将陆续推出部分市直部门及县区主要负责人访谈。敬请关注。
刚刚结束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结表彰大会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临沂市发改委作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具体牵头部门,第一时间响应,第一速度落实。日前,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徐仲圣就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怎么看、怎么干”,接受了记者采访。
徐仲圣说,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山东的重大政治责任和重大政治任务,是山东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模式的重大使命,是山东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重大机遇,也是山东面对的一次重大挑战。《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获批,拉开了山东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序幕,吹响了山东向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就临沂来讲,这是一次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难得机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贯彻、第一时间研究、第一时间部署,明确了全面抓落实的具体目标任务。
徐仲圣介绍,去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发改委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初步编制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方案,重点策划了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沂蒙革命老区建设成功纳入综试区方案,是继2011年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政策、2013年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之后,又一次进入国家视野,为我市加快转型发展赢得了巨大的政策空间。同时,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全力抓了8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6个产业的集中攻坚行动,储备了总投资4100亿元的300个“四新四化”项目,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全面展开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徐仲圣表示,发改系统将按照综试区建设“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要求,围绕市委“3485”总体思路,聚焦聚力加快发展、创新发展、高效发展、绿色发展,运用点线面的理念思维,统筹抓好我市新旧动能转换各项工作,力争走在全省前列。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高点定位抓布局。市委提出了“一城引领、两廊带动、三园集聚、全域协同”的新旧动能转换布局,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全力以赴抓好落实。重点搞好园区规划,把园区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平台,统筹确定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发展方向,每个园区综合确定3个左右主导产业进行建链补链强链,大抓几年,把产业规模做上去、产业层次提上去。
二是精准施策抓产业。把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开展“8+8”产业培育行动,做好“去、增、提”三篇文章,落后的产能重点是运用法治思维、市场办法和行政手段加快淘汰一批,为新动能培育腾出更多空间;传统的8个产业重点是加上新体制、新机制、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功能,焕发活力;新兴的8个产业重点是做大增量,围绕新生产力发展趋势,进行新的产业布局,激发新经济增长潜能。
三是聚力攻坚抓项目。把项目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抓手,实施100个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全力搞好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打造一批支撑发展的“顶梁柱”;培育100家高成长性企业,重点实施资本运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品牌培育、管理现代化“四项工程”,打造一批引领发展的“风向标”;搭建100个产业创新平台,抓好创新创业生态孵化体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建设,打造一批转型发展的“孵化器”。
四是健全机制抓保障。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集全市之力推进。按照市委确定的建立一个主导产业、一名市级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五个一”推进机制的要求,我们将抓紧研究制定分线作战的具体方案,拟定新旧动能转换考核办法,定目标、定投入、定进度、定责任、定奖惩,在全市营造新旧动能转换的浓厚氛围。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践行新时代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破解制约临沂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徐仲圣表示,发改委将不断强化担当意识,主动围绕转什么、怎么转想办法、谋实策、出实招,进一步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助推我市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临沂日报记者 李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