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公告公示
办事大厅
环境质量
环境管理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首页
>
媒体评论
沂蒙晚报:十五的蓝天十六“霾” 一夜上百吨的烟花狂欢 天空被“呛”了两天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06
由市文明办、市两型办、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城市管理局、沂蒙晚报主办,临沂市三三易通商贸有限公司冠名的“少放一挂鞭、天添一抹蓝”倡议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年后的拒“灯”少“烟”倡议更是得到了许多市民的认同。
确实,在市民主动拒放与政府部门严查整治的双管作用下,今年元宵节的孔明灯不见了,然而,烟花爆竹却丝毫没有跟上这一步伐,各种烟火几乎占据了临沂城区大半个夜空。随之而来的是,空气污染骤然加剧,空气质量指数(AQI)一路从良好上升至轻度污染,高峰时达到中度污染。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咱这里却成了十五的蓝天十六“霾”,让人揪心。
■短短4小时,城区AQI飙升近3倍
今年元宵节白天,城区空气质量情况其实还是不错的,蓝天白云,依旧是春节时候的“沂蒙蓝”。
根据市环保部门监测的数据显示,3月1日(正月十四)中午12点至3月2日(元宵节)下午,城区空气质量指数(AQI)一直保持在50-93之间,处于良好的状态。直至元宵节当晚6点时,城区AQI仍为59,空气质量良好。
但随着夜幕降临,烟花爆竹开始集中燃放,临沂的空气质量陡然“紧张”起来。3月2日20时,城区AQI开始上升,达到86,并处于持续上升的态势。22时,短短两小时时间,城区 AQI暴涨至154,从良升至了中度污染。这个时段,是城区燃放烟花爆竹最为集中的时段。从晚上6点到10点,仅仅4个小时的时间,城区空气质量指数从59升至峰值154,飙升近3倍。
3月3日零时,随着烟花爆竹燃放的减少,城区AQI开始回落,数值降至128,但仍处于轻度污染。
从3月3日零时至3月4日8时,城区AQI基本在120-130(轻度污染状态)之间上下浮动,仅有数小时回落至良好状态。
■大量烟花爆竹垃圾累坏环卫工
直至3月4日上午,随着大风降雨的来临,城区AQI才逐渐回落,上午10时,城区AQI降至57,中午回落至29,空气质量达到优。
元宵节当晚,记者在北城新区、老城区、河东区等多个区域观察发现,自从夜幕降临后,烟花爆竹的响声几乎就没有停下来。那么,城区到底放了多少烟花爆竹呢?
3月5日,记者从市环卫部门了解到,元宵节晚上至次日上午,城区共清运各类烟花爆竹垃圾101吨,占当日所有生活垃圾总量的比重很大。“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垃圾主要集中在大年三十、初一、初六、初七、初八以及元宵节晚上。”市环卫集团生活垃圾运输公司经理沈克勇告诉记者,今年的大年三十和初一,每天的烟花爆竹垃圾在三四十吨上下,也就是说,元宵节一夜市民燃放的烟花爆竹,就已经超过了大年三十和初一两天的总和。“这放了一夜的烟花,第二天早上到处都是鞭炮皮和纸屑,特别是那些鞭炮烟花炸开后产生的粉末,最难清扫。”通达路一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从清晨开始,一直清扫了数小时,才将这些烟花爆竹垃圾清扫完毕,工作量要比往日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