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命之源。眼下,在许多地方,河不分东西,湖不分南北,随处可见江河呜咽、湖泊呻吟。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最严重的水患。
当2010年底山东实现了“水生态大逆转”:曾经流淌着“酱油泡沫”、鱼虾绝迹的59条省控重点污染河流实现“条条有鱼”时,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水生态流域治理的成功,更多的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科学发展的启迪。
南四湖有鱼了,不仅让南水北调“清水走廊”名至实归,也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墨画
一望无际的芦竹林,白鹭伫立在水边,游鱼时而划出道道波纹,野鸭子飞快地从水面掠过……初夏时节,南四湖尽显一派旖旎动人的湿地风光。
然而,就在前些年,南四湖曾经因为围湖造田和上游工业污染,约38万亩湿地被破坏,一度成为“死湖”。鱼儿消失了,水鸟绝迹了,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名列全国大型湖泊污染排名前三位。
2001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启动。南四湖不仅要发挥重要调蓄功能,还要作为水源地,成为清水走廊输水干线。前来考察的专家认为,这个没有入海口的流域要将污染物全部“就地消化”,在世界治污史上也没有先例,南四湖的治污可称为“世界第一难”。甚至有人说,治理南四湖不可能!
“绝不能让南四湖成为南水北调的心腹大患!”至真至诚的山东人为了南水北调,也为了子孙后代,从此在南四湖流域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南水北调水质保卫战”。
记不清多少次的摸索,2005年,山东选择污染最为严重的新薛河入湖口,开始了3000亩“退耕还湿”的尝试。为了把以前的台田还原为湿地,政府前两年对退耕农民给予生态补偿,种植芦竹、杞柳、蒲草、芡实等湿地作物,用“地球之肾”开始过滤修复污染水体。第三年,当优质造纸原料的芦竹进入丰产期时,环保部门与3家造纸厂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合同,农民每亩收入可稳定达到750元。
“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约50%,氨氮去除率60%多……”当一个个试验结果出来时,一条湿地生态净化修复水质与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相结合之路豁然开阔。
尽管还没有达到历史上的湿地面积,但目前新建的湿地加上修复的原始湿地保护区,南四湖的湿地面积已经达到15万亩,水质稳定达到三类水标准,绝迹多年的小银鱼、鳜鱼、毛刀鱼等对水质要求极其严格的鱼类重新出现。
记者近日乘船在南四湖偶遇一户“船上人家”,两艘并肩停靠的水泥船上生活着30多岁的张永新一家,船外挂着渔网。张永新说,早些年湖水被污染,水上生活也失去了光泽。现在看看变清的湖水,最幸福的莫过于撑着船撒着网捕着鱼。
“2000年左右,南四湖53条入湖河流,要找哪一条有鱼很难;现在要找哪一条没有鱼,也很难。”山东省环保厅厅长张波信心满怀地说。
造纸企业排污口有鱼了,发展方式转型的背后,展示的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日益和谐的画卷
酱油色的污水经过多道处理工序后,进入清澈见底的水塘,水塘和河道之间相连的生物指示池内,鱼儿自在游弋……记者近日在兖州太阳纸业污水处理区看到的,既是山东造纸业污水治理的流程图缩影,也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
作为山东耗水和污染大户,2002年造纸行业新鲜水用量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超过全省工业的50%,但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这是“两高”行业的代表,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流域生态平衡的突破口。
当年治理排放的方法一般是关停,政府与企业玩着“猫和老鼠”的游戏,斗智斗勇,关系紧张,但效果并不明显。
2003年,山东省一次性发布计划8年内分4个阶段实施完成的《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是全国第一个污水排放的地方标准。根据这个标准,自2010年1月1日,全省各流域重点保护区化学需氧量执行每升60毫克、一般保护区执行每升100毫克的标准,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性排放标准被流域性排放标准取代,从实质上取消了高污染行业的“排污特权”。
以严格标准引领企业科学治污,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003年以来,山东没有用行政手段关闭任何一家造纸企业,但截至2009年底,全省草浆生产企业减少了65%,纸产量和利税分别增加1.5倍和3倍,而化学需氧量和吨纸废水排放分别减少64%和41.6%。目前,山东造纸业总体领先国内同行业5年左右,其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治污水平。
如今,不用刻意去寻找,山东所有造纸企业排放的污水都可以养鱼。位于高唐县的泉林纸业研发的“一草三用”技术,不仅污染小,而且实现了麦草的全部综合利用。记者在这个企业的排污口看到,与排污口相通的生物指示池内,鱼类相戏甚欢。
告别以水污染为代价发展方式,河流鱼类稳定生长,让人们更真切看到了一条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盛夏时节,生活在小清河边王道村村民王向峰高兴地告诉记者,如今小清河里的小螃蟹特别多,最多时他一个人每天可捕五六十斤作为蟹苗出售,每斤可卖8元-12元。
小清河,这条以济南泉水为源头的河流,此前多年水质以劣五类为主,治理难度仅次于南四湖,目前已连续多年稳定恢复鱼类生长。像小清河一样,山东省开创性提出的59条省控重点污染河流2010年底全部实现“条条有鱼”。
生态好不好,空中看鸟,水中观鱼。当山东省省长姜大明代表省委、省政府提出2010年底实现“条条有鱼”的指标时,已没有后路可言。专家介绍,尽管这59条河流的水质目前还只适于常见鱼类的生存,但常见鱼类在河流内的生存表明水质大幅提升。
今年6月,山东省对河流水质进行的月度例行监测表明,省控59条河流稳定保持在常见鱼类生存的可参考性指标的水平。
对水环境质量不懈追求带来的是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双赢。2003年以来,山东连续8年在两位数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年均下降19.9%和18.9%,改善幅度居全国首位;全省重点河流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达到每升30.5毫克,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已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因此说,江河湖泊开始得以休养生息,以水污染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得到明显转变,“治”“用”“保”生态文明发展的新路已经铺就。
“治”就是全过程污染防治,使一切排污单位按照山东省地方标准稳定达标排放;“用”是指合理规划中水回用工程,减少废水排放量;“保”是采用湿地等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对流域的生态恢复过程进行强化,发挥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美国流域专家汤姆·德巴斯克博士评价说,“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即使在美国也是很先进的,美国还没有做到这种程度。
最近,记者看到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山东在省域环境竞争力考核评比中位居榜首,其中作为考核依据之一的环境管理竞争力被列为强势指标,超出全国平均分22.4分,位列全国第一。
这不仅仅是一项指标,也是山东环境改善的里程碑,更是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互促共赢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