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临沂新闻:费县:烟囱2000根合1根 推动林木产业升级

来源:临沂新闻 发布时间:2018-08-23

【导语】 传统的林木产品加工依靠一家一户的小锅炉,在环保倒逼下,费县拆掉小锅炉改建高标准供热公司,通过能源的转变,推动林木产业提档升级。 
【正文】 最近,临沂泰森日盛家具科技公司与保利地产达成合作协议,两年提供200万套木门。这也是一年多来,泰森日盛签订的第18家全国房地产30强企业。 
【同期声】 临沂泰森日盛家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大刚:200万套门,按照我们现在的单价就是200亿元,200亿的产值,保利一家200亿产值的蛋糕已经摆在我面前了。
【正文】 这样的业绩,放在两年前根本没法想象。传统的木门加工,采用燃煤小锅炉。因排污不达标,在2015年的环保督察中,费县2023家企业被迫(提升改造)停产整改,这家企业也在其中。 
【同期声】 临沂泰森日盛家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大刚:我们原来每天的停工损失,单日产值在300到400万之间,我们做工程来说交付期是最重要的,因为开发商承诺跟业主交付的时间不能变。
【正文】企业像热锅上的蚂蚁,而当地政府也很焦急。林木加工是费县的支柱产业,从业人员达10万人。但长期以来,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企业规模小、产品品质不高等也是产业发展的软肋。当环保风暴来临时,当地就开始琢磨如何因势利导,去掉散乱污的小作坊,引导整个产业转型升级。 
【同期声】 费县经信局副局长 王斌:环保是个硬要求,死杠杆,那企业你必须去执行,这一块我们抓得非常严格,另一方面我们是抓引导,去通过这个环保倒逼把好的企业让它做大做强。
【正文】痛定思痛,当地政府下决心拆掉排污不达标的2000个小锅炉。与此同时,市政府投资12个亿,在费县建设高标准热力公司。2000根烟筒合为一根,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同期声】 临沂市阳光热力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瑞峰:我们的项目采取了地段燃烧和循环硫化锅炉,和最先进的脱硫脱硝脱铅设备,年消减区域燃煤量48万吨,消减污染物排放量1万多吨。 
【正文】 政府掏钱为企业治污,--还配套出台了林木产业升级资金扶持政策。仅技术改造这一项,企业就可以拿到10万元的补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泰森日盛开始尝试使用集中供热。没想到,运行成本比原来低了15%,供应也持续稳定。这让企业又有了新打算,对生产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 
【同期声】 临沂泰森日盛家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 林超:后面这台机器呢就是给煤四周包边,传统工艺的做法是用手涂上胶把这个木皮封到上面,由于这个胶是有待干期的,加上手工这个胶不容易干,要三个小时才能完成这个封面,现在我们这个机器通过操作,大约3分钟就一个周期循环过来了。 
【正文】 生产智能化,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进一步拓展了市场。 
【同期声】 临沂泰森日盛家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朱大刚:如果环保达不到一定的规范标准要求,你根本连他合作的机会都没有,基本上我们在工程里已经可以排到行业前三名。
【正文】 截至目前,费县已经培育出28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虽然取缔了390多家林木加工企业,但是今年上半年,工业产值同比增长了12%,税收增长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