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黄河刘家峡水电站与水库间的一段河道,50岁的王兰花站在岸边,指点着一眼望不尽的层层绿色,述说着她和丈夫秦庭瑞建设这个生态科技园的过程: “俺把办厂子挣的1000万都投到这科技园里了,才弄活现在这2000亩,准备种它1万亩呢,那时候你们再来看吧,眼前的山都会绿起来。”
王兰花和丈夫从家乡河南来甘肃已20多年,西部开发战略实施前,他们的“主要营生”就是围绕西部的矿产资源搞加工。大开发的号角吹响后,这两位读书不多的普通农民务工者,2001年来到黄河上游的甘肃永靖县,承包了黄河岸边这片荒山。他们立志从此将绿化荒山作为后半生的“主要营生”,为当地造绿,也为地处黄河中游的家乡做一份贡献,“那里的水太黄了,都是泥沙。”王兰花说,“泥沙就是下雨的时候从这儿的山坡上冲进黄河的,看着真着急。”
像王兰花一样,西部普通群众都有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把开发资源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是他们的共识。王兰花说,“县里专门给俺派了个专家做技术指导,是科委副主任。”不仅科委、农委干部经常到王兰花的园子来做技术指导,县委书记也把这类示范性的园子建设挂在心上,就在记者离开园子时,甘肃省一位牡丹专家走进园子,他告诉记者,听说王兰花把家乡的牡丹引种进这科技种植示范园,永靖县委书记请他来给“指导指导”。
“保护环境,保护家园,在保护中开发”,一部交响曲正奏响在西部广袤大地。
开发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
生态资源极为丰富,生态环境又极为脆弱,这就是西部。
7年来,甘肃建成或开工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大大缓解了基础设施严重不适应发展的状况。到2006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2162 公里,7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近6316公里,比西部大开发之前的1970年—1999年30年间新建的公路里程还要多;高速公路由大开发之前的13公里达到1061公里,成为全国第18个实现高速公路超过千公里的省份。建设通县及县际公路6300公里,实现了全省县县通油路的目标。
与此同进,甘肃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初现,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完成退耕还林2423.3万亩,退牧还草5010万亩,实现了6000多万亩国有天然林全面禁伐和封山禁牧。
青海的三江源地区有“中华水塔”的美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和雪山逐年萎缩,不仅直接导致了长江、黄河、澜沧江中下游广大地区频繁的旱涝灾害,而且已经威胁到全流域的生态安全。200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区,2005年8月30日,举行了隆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启动仪式。截至2006年12月底,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共完成投资57388万多元,完成禁牧搬迁5400余牧户,实现减畜263.93万羊单位,禁牧4218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草)9.81万亩,封山育林103.06万亩,人工补植苗木64.59万亩。 2004年起,青海省对三江源18个核心区的牧民实施生态移民、整体搬迁,为保护生态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建设棉花基地、精—伊—霍铁路、引额济乌一期工程建设等一大批重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同时,新疆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得到长足发展。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工程进展顺利。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677?39万亩,完成退牧还草4062?89万亩,局部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态恢复的能力逐步加强。
7年间,新疆共实施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8次,沿河自上至下改善生态面积达800平方公里,补给地下水11亿立方米,实现了下游河道季节流水和尾闾积水,并使地下水位回升,初步恢复了塔里木河下游水流系统。
立足资源环境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
新疆、青海、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都在创新环境资源保护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上做出有益探索并取得实效。
宁夏东部区域内煤炭等资源富集,具备发展大型能源化工和新材料基地的优越条件。然而这一区域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和宁夏中部干旱带,境内多为荒漠,植被稀少。如果在进行资源综合开发的同时,不重视加强生态建设,势必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但是,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绿化植树成本很高,仅靠政府投资,全面推行植树造林困难重重:资金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规范合理的长效投入机制无法建立。怎么办?宁夏有关部门通过市场调研,根据当地实际,创新机制,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即由政府统一征地并提供相应比例的基础设施补助,企业负责栽种和养护50年。在按政府规定确保一定数量的乔木成林前提下,土地的其余收益归企业所有。这种经营模式,极大地吸引了社会力量,宁东基地生态绿化建设从此迅速展开。目前,民营企业在宁东生态绿化建设中,已承包造林数千亩。
近几年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沙尘暴的发生次数大大减少,这对北京和天津气候的影响起了积极的作用。
离北京最近的沙地,也是京津地区主要风沙源之一的锡林郭勒盟南部的正蓝旗,大胆创新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对转移禁牧和调整休牧的牧民,帮助建设饲草料基地,对整体搬迁的,除了扶持牧户建设住宅和日光暖棚外,还配套建设基础设施。
政府还引入竞争机制,以奖代补,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从而使有限的国家项目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综合效益。
甘肃省陇南市运用市场手段,以残余资源为代价,以有偿出让方式设置采矿权,促使企业先治理环境,验收合格后才能开采矿产。
唐坝金矿曾出现过乱采滥挖现象,一座不大的山头上,没有采矿许可证的矿点竟多达177个。曾经绿树掩映的山体大半裸露,废矿渣堆满山坡,一遇下雨,洪水挟石裹砂从山上滚滚而下,房屋被废矿渣围困,农田被掩埋。
在与非法开采行为的反复较量中,陇南市委、市政府认识到:驱除非法开采者的同时,必须设立合法开采经营的企业主体。这一认识在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后,他们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一家大型矿业公司。为促使企业履行治理义务,国土部门与企业签订了地质灾害治理、地质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4个 “责任书”,企业还要拿出500万元作为“地质灾害恢复治理保证抵押金”。去年8月,该公司进驻矿区后,立即筑拦坝、建河堤、修建排洪设施。一年后,5道拦挡坝阶梯式地横亘在山腰,拦住了滚落的废渣乱石,山下河道内堆积了多年的矿渣被清理干净,并砌起了一道堤坝。今年6月24日,当地下了一次大暴雨,却没有发生泥石流。
陕西省环境资源保护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由原来的点源污染治理逐渐向流域性、区域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重大转变,确定了“一纲二制三并四推进”的生态保护工作指导原则,即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为纲,建立生态环境综合决策机制和辖区负责制,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城乡生态保护并抓的指导原则,全面推进生态功能保护区、资源开发区、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的生态保护体系,先后颁布了《陕西省渭河流域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对在重点资源开发区的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要求必须依法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价值评估,重大开发利用决策及其工程要进行生态安全战略评估,积极推广绿色GDP核算体系,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目标。
建立网状工业链,将资源在循环利用中“吃干榨尽”
西部工业因区域协作水平较低从而整体竞争力受限,也使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加重环境负担。
针对这种情况,青海省提出建立“网状工业链”、将资源“吃干榨尽”的思路。柴达木大柴旦的西部矿业锡铁山铅锌矿,是国内最大的铅锌原料生产基地之一,年采选矿石能力达150万吨。除生产出铅精矿、锌精矿外,锡铁山每年还会产生12万吨尾矿硫精矿。过去,大量的硫精矿堆积如山,作为废弃物不仅白白浪费,而且还污染环境。
为使尾矿不污染环境,过去每年企业投入100多万元对尾矿进行堆坝处理。而今,这些尾矿已不愁处理,而且在市场上还卖出了好价钱。
消化锡铁山尾矿的是当地的硼化工业。大柴旦硼矿富集,是国内最大的硼产品生产基地。硼酸生产,需要大量的硫酸作为原料,硫精矿是生产硫酸的主要原料。
过去大柴旦没有硫酸生产企业,各企业所需硫酸要从千里之外购进,费用高、耗时长,仅运费一项年支出就达1000万元以上。
为变废为宝,当地引进企业与资金,配置出一系列产业链。组建年产10万吨硫酸的创新矿业,年可消耗8万吨硫精矿,解决硼化工业生产所需硫酸;硫酸厂产生的尾渣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金、银等元素,可提供给格尔木中汇矿业加工选出铁精矿;生产铁精矿产生的尾渣又可用于海西化建有限公司生产水泥;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的热能,硫酸厂就建设热电厂……如此往复循环,使大柴旦的生产企业改变了过去那种各自为战的开发格局,企业、产业链各环节的线型生产线在这里已构成了网状循环圈。
在保护中开发,不仅没有影响西部的发展速度,反让西部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之路。2000年至2006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