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山东生态省建设交出漂亮答卷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7-24

 

山东日前开展的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考核结果显示,5年建设成果初显



  山东省日前组织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经贸委、环保局、林业局等部门兵分6路,对全省17市的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2003~2007)完成情况进行了考核。

  随行考核的记者获悉,全省17市较好地完成了责任书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生态建设工作亮点突出。全省262项工作指标和292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总体完成情况良好,生态省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记者了解,2007年,山东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同比下降4.54%和6.48%;全省SO2COD排放量分别下降5.04%和7.12%。主要河流COD下降了7.76%,NH3N下降了7.83%。

  抓住三大重点四个关键环节全面建设生态省

  山东省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如何破解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山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早在2003年就全面启动了生态省建设。

  围绕2020年,在全省初步形成遵循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安全体系、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的生态省建设目标,山东省抓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和结构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土绿化、污染防治4个关键环节,加大投入,强化措施,严格执法,生态省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省规划建设的17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到2007年底已建成运行142座,所有县(市、区)都已建成或已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2007年新建成5万千瓦及以上国家和省重点现役脱硫机组26台,脱硫装机容量3860兆瓦,新增二氧化硫削减能力12.39 万吨。山东省还加强生态整治和修复工作,生态保护与修复进展顺利,至2007年底,全省新增生态修复面积115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

  另外,自2005年以来,山东省政府连续4年开展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由副省长总带队,省发改委、经贸委、环保局等10多个厅局参加,形成对违法排污企业的高压态势。

  在集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的同时,还不断强化日常环境监管力度,将1000多家重点企业、170多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五大流域的60条河流和17个设区城市的空气质量作为监管重点,制定了《全省重点企业监管办法》等“4个办法,明确和规范了省、市、县三级环保部门日常监管的主要任务,实现了环境监管的经常化、制度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系列创建彰显生态魅力

  记者了解到,绿色系列创建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创建活动,生态系列创建活动取得积极进展。

  在系列创建中,山东各市自身的城市特点和文化特色在创建中得到充分展现,为生态省建设注入了蓬勃的生机。

  威海市大力实施环境立市、环保优先的发展战略,以环境优美镇、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启动了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程,目前全市50个镇有49个镇建成了国家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其中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43个。

  东营市政府连续5年将生态市建设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全市十一五规划把生态市建设作为重大专题进行了安排,以治污、增绿、活水为重点,在建设中突出城市生态特色。

  临沂市确立了生态立市的发展理念,提出了红色热土、绿色家园的发展蓝图,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托得天独厚的河流资源优势,以沂河为轴,形成了两岸开发、组团发展的城市建设格局,将沿河岸线公共绿地与景观节点相串连,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总面积57平方公里的滨河景区,着力塑造城水相依、人水亲和的人文自然景观。

  日照市把生态建市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以治污减排为重点,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市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生态建市战略,积极探索新兴港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008528,山东省政府根据对全省172003~2007年度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考核情况,授予威海、青岛、烟台、莱芜、临沂、菏泽市生态市建设先进市称号,并通报表彰。

  第二阶段建设突出六项工作三大目标

  记者从山东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了解到,到2012年,山东生态省建设的目标是:青岛、东营、烟台、威海建成生态市,济南、淄博、潍坊、日照基本达到生态市标准,枣庄、济宁、泰安、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60%以上指标达到生态市标准,生态省建设全面发展,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显著改观,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2008~2012年是山东省开展生态省建设的第二阶段,山东省将突出抓好节能减排、治污工程建设、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国土绿化、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系列创建等6项工作,紧紧围绕总量减排、环境改善、提高排污单位达标率三大目标,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采取抓重点、抓关键的工作方法,突出抓好1000多家重点排污企业和全省170多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达标,突出抓好全省60条主要河流和17个设区城市建成区空气质量的改善;继续加大对采煤塌陷等工矿废弃地和已损毁山体的治理力度,大力修复已破坏的山体和耕地;进一步加大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工程、平原水库和河道拦蓄工程建设;抓好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等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