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成为本周环境新闻涉及最多的关键词之一。一些媒体推出的分析性、回顾性报道,集中反映了各种环境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燃油税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汽车产品结构变化?世界瞩目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的“绿色成果”是什么?
表燃油税设立初衷
燃油税将助力汽车产品结构优化。中国汽车报认为,对汽车产业来说,实施燃油税,有助于加速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型、节能型乘用车的份额必将扩大。在消费环节征收的燃油税,一个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多用油者多出钱,这将从消费端直接推动节能车辆的需求增加,从而形成新的消费结构。更节油、大空间和新能源客车将受宠。CCTV说,燃油税费改革影响将日益显现,节能将成主基调。
南方农村报说,将燃油税和消耗的原油直接挂钩,在客观上可以起到推进资源节约的作用,也体现了国务院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公平和规范税负,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图。据报道,国内的小排量车与国外技术含量高的精品小排量车还有一定距离,出于性能和科技上的一些限制,排量较小的微车还无法在短期内成为市场的主流。但是排量在1.3升~1.6升之间的经济型轿车,因为先进科技的开拓和运用保证了高品质和低油耗,将成为燃油税开征后最大的受益者。北京娱乐信报等媒体报道,燃油税实施后,油价将降。
抓时机优化产业结构
经济参考报12月9日指出,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在市场化程度和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情况下,运用好关税杠杆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显得非常迫切。报道认为,运用关税杠杆调整结构,不仅要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技术合作交流、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广东省物价局近日出台20条价格政策措施拉动内需,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关于运用“差价”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南方网的有关报道介绍说,在总结运用差别电价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将差别电价扩大到其他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年底前出台淘汰水泥落后生产能力的差别电价政策。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对超定额取水采取累进收费办法,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取水实行加价政策。
河北邯郸以煤炭和钢铁作为支柱产业,强化节能减排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据经济日报消息,邯郸近期抓好100家年耗能万吨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100个减排重点项目,紧盯大户掌控总量,把住关口严控增量,更新改造优化存量,循环发展减少排量,并对限额以下产能和应淘汰设备,认真落实全过程监控,及时指导有序淘汰。
据光明日报报道,过去5年,衢州市共关停淘汰落后和污染严重企业700多家、生产线100余条。淘汰落后,腾出了环境容量,推动了产业的优化提升,引爆了“加法效应”——“小造纸”的整治,结束了衢州400多年的土法竹造纸历史。不仅有效改善了钱江源头的水环境,也为中高档特种纸的发展腾出了环境容量。
增殖放流量成倍增加
我国近年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并取得了成效。中国渔业报说,近年来我国大力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严格控制渔业捕捞强度,重点组织开展了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海洋伏季休渔和长江禁渔、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水生生物保护区建设、工程建设生态补偿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报道,2007年全国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2.64亿元,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资源苗种数量194.6亿尾,分别比2003年增加了4.4倍和2.3倍。放流水域覆盖了黄渤海、东海、南海、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流域和黑龙江流域等重要渔业水域。
农民日报12月8日推出的题为“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大力实施增殖放流行动”报道在谈到近几年增殖放流的成果时指出,一方面体现了水产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从粗放养殖转向集约养殖,从竭泽而渔转向育泽而渔,体现了对水产资源的单纯利用向利用保护并重转变,更加注重保护和培育水产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体现了从传统养殖方式向应用现代养殖技术转变,加强水产种苗的繁育,培育优良水产种苗,提高水产养殖的科技含量。这标志着我国水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变,将促进我国现代水产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中美环境合作达成共识
世界瞩目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取得了“绿色成果”,各类媒体用重要版面或黄金时段给予报道。中国青年报说,中美再度战略对话,力求更大互信共识。中美双方已就加强能源与环境合作达成5项具体成果。
外交部网站12月5日推出题为“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成果情况说明”的报道。据报道,中美两国同意在应对环境可持续性、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的挑战方面继续密切沟通和广泛合作。中美双方宣布就10年合作框架下五大目标的行动计划达成一致。双方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签署了《关于建立绿色合作伙伴关系的意向书》。美方支持两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领域开展技术合作。美方同意就提供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的海洋声学设备的可能性与中方合作。中方注意到美方支持中国以非OECD成员身份加入国际能源署(IEA),中方愿与IEA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并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对话和合作。双方签署了关于节能环保和清洁水合作的两个备忘录并同意在其他方面开展合作。
新华每日电讯说,合作迈出实际步骤。两天对话,40项成果,在环境和能源方面达成五大共识,与以往对话相比,这次对话成果更丰硕,也更实质。报道说,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朱锋特别提到,双方这次落实4年的能源合作框架,对双方都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因为绿色经济可能会是世界走出金融危机之后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双方在绿色经济的转让、开发、产品的制造方面如果能有一系列合作,对双方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此外,本周媒体还在其他方面进行环境报道:海南日报推出题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在京成立”报道;中国化工报说,我国煤层气利用运输多元化;新华网说:“重庆:首家区县‘环保110’在荣昌县建成”;成都晚报说,罗红环保基金再推2009中国儿童环保绘画大赛;中国新闻网说,甘肃白银公安城建环保“三网合一”提升城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