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让沂水这座千年古县多了几分灵气。近年来,沂水县始终坚持打造品质城市,山区水城特色更加鲜明,滨河大道、湿地公园等亲水平台的搭建将世世代代绕城而过的大小沂河变成了纵贯城区的风景长廊。沂水这座城水相依、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河一体的生态宜居城市在沂蒙大地傲然屹立。
湿地公园秀出滨水风景线。“拖蓝曳练漾微波,百合泉来渐满河。蒙谷雪消苍泽长,祊田雨后翠涛多。青含冷雨沿堤树,绿锁寒烟近水莎。但见渔舟随处落,不妨风浪夜如何。”是明代诗人舒祥对沂水古八景之一“沂水拖蓝”的生动描述,时代变迁,美景添新颜。沂水县贯彻海绵城市理念,着重体现“人文、生态”主题基础上建设生态景观精品工程,小沂河湿地公园全长8公里,穿城而过,占地约106万平方米,形成水面152公顷,增加绿地面积26.9公顷,新增拦水坝15道,扩大城市水面面积33.2公顷,新修城市道路7.8公里,橡胶坝1座。设计上充分利用河道水系,筑坝成湖,突出水景,开辟绿地,建设生态园林,将水、路(桥)、亭、园、绿等融为一体,与上游雪山景区、双龙河小流域和下游大沂河,及周边自然风光一脉相连,体现亲水性,使环城半周的小沂河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的沂水,大小沂河等9条河流围城环绕,穿流而过,形成了总长度15公里的绿色景观长廊,勾画出“秀水绕城城如画,一步一景景醉人”的优美画卷,河岸边成为市民集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一汪净水一片绿地,秀出了沂河最美的风景线。
水环境治理描绘生态绿色长卷。为保护好沂河水质,沂水县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2个污水处理厂处理,实现了100%达标排放。为修复与建立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让沂河河水更清,碧水长流,沂水针对2个污水处理厂,建设了2处沂河湿地,成为入河水的生态“滤化器”。“沂水沂河湿地(南区)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经过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完达标水进入湿地,进一步净化水质。每天可处理尾水8万立方米,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每年可削减cod292吨、氨氮73吨、总磷2.92吨。”沂水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同样,沂河湿地(北区)过滤了该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尾水。湿地保障了沂河枯水期水质安全和水生态健康,为鱼类、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栖息地,并为市民打造了一处户外休闲活动场所。利用自然生态过滤系统净化和改善水质的湿地,只是沂水县建设水生态文明的一个缩影,该县还建设了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并高标准完成了各项水污染防治工程,使沂水实现“水清、山秀、岸绿、景美”。